修竹文与可,幽兰僧惠崇。
放怀今日事,大有古人风。
临水觞群引,无弦曲一终。
咏怀随所述,趣合老彭同。

注释:

三月三日,即上巳日。

戏集禊帖四首:作者在《上巳日宴集》诗中说“有客携来禊帖四首”。这组作品是作者在三月初三这一天,与友人一起观赏和欣赏的。《上巳日宴集》中也提到这组作品:“修竹文与可,幽兰僧惠崇。放怀今日事,大有古人风。临水觞群引,无弦曲一终。咏怀随所述,趣合老彭同。”

与可:苏轼的朋友、好友黄庭坚的号。

逸少:王羲之的字。

惠崇:北宋画家,工画墨竹,有“墨竹一派”之称。

放怀:放开胸怀。

大有:非常,十分。古人风:指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风度。

觞:古代一种盛酒器。引:乐曲名称。

无弦:没有琴声伴奏。

咏怀:吟咏怀抱之情。

老彭: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史记·封禅书》载,黄帝时,有老父牧牛于河坡之上,得宝图而献于黄帝,黄帝遂封之于鼎湖,号曰“有熊”,故称“老彭”。

赏析:

此诗共四句,前两句写三月三日的聚会,后两句写聚会中的情趣。全诗语言朴实,风格平易,却能写出深挚的友情,使人读后感到温馨。

开头两句写三月三日(上巳)的聚会。上巳节,是古代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就是男女青年相会,称为“踏青”。诗人和朋友在一起赏玩修竹、幽兰,心情舒畅,毫无拘碍,真是快意极了。这种境界很值得羡慕,所以下一句说:“放怀今日事,大有古人风。”意思是说,今天能这样畅饮游乐,真像古人那样高雅潇洒。

第三句进一步描写这次欢聚的情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听音乐,一直喝到傍晚才散席。这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

末两句写聚会的情趣。《论语·述而》云:“不学礼乎?孔子对曰:‘……’子夏曰‘何为其然也?’曾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这里所说的“何为其然也?”是指不学习礼法,就没有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这里用反问语气表示肯定,说明只有学习礼仪才能立身处世。这里的“趣合老彭同”就是指学习礼仪的意思。因为“老彭”是古代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尧舜时代的人。他们都是遵守礼仪,安于淡泊的隐逸之士,所以在这里用“同”字表示他们之间志趣相同。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饮酒作乐之事,但通过写饮酒作乐来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和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