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壑一拳石,风潭九折桥。
地材资结构,天籁息刁调。
勉记尚书里,还寻良友招。
回看吟眺处,但听竹萧萧。

【注释】

洞壑:指山洞。拳石:指岩石拳头般大。风潭:指瀑布,九折桥:指九曲的桥梁,比喻曲折回环。地材:指大地的材料。结构:这里指建筑的结构。天籁:自然的声音。刁调:高亢的声调。尚书里:泛指官署、官府。良友招:好的朋友。吟眺处:即“吟啸处”,指诗人饮酒赋诗的地方。萧萧:形容竹子发出的声音。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偕同同年陆菊裳游怡园时。诗中描绘了怡园的自然景色和幽美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洞壑一拳石,风潭九折桥。”描绘了怡园内的风景如画的景色。洞壑是指山洞,一拳石表示岩石巨大;风潭指的是瀑布,九折桥表示曲折回环的美丽景象。这些自然元素构成了怡园的独特风貌,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颔联“地材资结构,天籁息刁调。”进一步描述了怡园内的建筑之美。地材指大地的材料,结构指建筑的结构;天籁指自然的声音,刁调指高亢的声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怡园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颈联“勉记尚书里,还寻良友招。”回忆了在怡园内的往事。尚书里指的是官署、官府,这里泛指官署、官府;良友招表示好的朋友邀请。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与好友相聚的喜悦之情,也展示了怡园作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的魅力所在。

尾联“回看吟啸处,但听竹萧萧。”表达了诗人对怡园美景的留恋之情。回看吟啸处表示回到当年吟诗作画的地方;但听竹萧萧表示聆听竹叶沙沙作响的声音。这两句诗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怡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怡园内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友情之深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