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子夜旧相怜,踠地垂垂玉化烟。
羌笛不曾催夜怨,画楼无恙糁春绵。
攀条灞岸思千里,洒涕琅琊近十年。
叵耐丹阳刘尹树,西风飘落客愁边。

莫愁子夜旧相怜,踠地垂垂玉化烟

羌笛不曾催夜怨,画楼无恙糁春绵。 诗中的“莫愁”可能指代一位女子或一种情感的象征,表达了对她在深秋夜晚孤独的同情和怜惜。诗句“踠地垂垂玉化烟”描绘了柳树随风轻摇,仿佛化作烟雾,形象地传达出秋天柳树的萧瑟之美。而“羌笛不曾催夜怨”则反映了秋夜的宁静,笛声未曾引起人们的哀怨情绪,增添了一种平和的氛围。

攀条灞岸思千里,洒涕琅琊近十年。 这里的“灞岸”很可能指的是古时的地名或是诗人心中思念之地,象征着距离与思念。“洒涕琅琊近十年”中的“洒涕”可能意味着流下悲伤的泪水,而“琅琊”可能是某地的名字,诗人在这里停留了相当长的时间。这一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爱人深深的怀念和不舍。

叵耐丹阳刘尹树,西风飘落客愁边。 “叵耐”一词在这里有难以忍受、讨厌的意思,而“丹阳刘尹树”则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它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引发了诗人的忧愁。最后两句中,“西风飘落客愁边”描绘了秋风起时,诗人的忧愁也随之飘散,但这种愁绪仍旧围绕在他的心头。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秋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深秋季节的凄凉美。通过“莫愁”、“羌笛”、“灞岸”等关键词,诗人不仅营造了一种秋天特有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整体上,这首诗以秋柳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世间离愁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