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草树掩重门,灯底流光数梦痕。
黄茧绵多感丝子,绿苔花谢怨王孙。
飙回瀛海蓬山远,雨湿秋河破镜昏。
欲采海棠寄红泪,不堪重与话蓬根。
【注释】
萧萧草树掩重门,灯底流光数梦痕:夜晚,草树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重重的木门被吹得关上了。在昏黄的灯光下,诗人在回忆自己的梦境。
黄茧绵多感丝子,绿苔花谢怨王孙:春天到了,百花盛开,但黄槿花开了,却结不出果实,让人感到可惜,就像人的青春逝去一样。
飙回瀛海蓬山远,雨湿秋河破镜昏:风把大海吹得很高很高,连蓬山都被吹得很远,好像要飘到天上去了。雨水洒在秋天的水面上,使水面变得模糊不清,就像镜子破了一样。
欲采海棠寄红泪,不堪重与话蓬根:想要采摘一株海棠花送给心爱的人,但又怕这海棠花像人一样会凋谢,所以不忍再提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中以“夜坐偶兴二首”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生命短促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美好时光无法长久的无奈和哀怨。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深夜宁静的画面:草树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诗人在这样的场景下,想起了自己的梦境,那梦中的景象如同眼前的景色一般熟悉,但却又那么遥远。诗人用“流光”和“梦痕”两个关键词来形容梦境的短暂和模糊,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无奈和哀叹。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则以黄槿花和绿苔花为例,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春天来了,百花盛开,然而黄槿花却不能结出果实,让人感到惋惜;而绿苔花虽然美丽,却很快就凋谢了。这些花儿的生命就像人生一样,短暂而又脆弱。诗人用“飙回瀛海蓬山远”和“雨湿秋河破镜昏”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无法长久的无奈和哀怨。
在最后两行诗中,诗人想要采摘一株海棠花送给心爱的人,但又担心这海棠花会像人一样会凋谢,于是不忍再提起。这里诗人以“欲采海棠寄红泪”,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对未来的担忧。而“不堪重与话蓬根”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和无力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生命短促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无法长久的无奈和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