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遇时艰命匪谌,愿将孤诣答高深。
埋轮早见平原略,蹈海方知世杰心。
岂有男儿求免死,可怜浊世少知音。
直需四海承平日,麟阁功勋蔚月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金陵三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二张守金陵,时人之所呵君子之所予也,诗以纪之。
“二张”指的是两位名臣,张九龄和张说,他们是唐朝的重臣,治理国家有功。“金陵”指的是今天的南京。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两位大臣在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坚守岗位,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和尊敬,因此诗人用他们的事迹来记录这首诗。
猝遇时艰命匪谌,愿将孤诣答高深。
“猝遇时艰”是指突然遇到了困难或危机。“命匪谌”是说命运不妙,没有顺利的时候。“孤诣”是指个人的特长或才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突然遇到了困难和危机,但仍然希望能用他自己的才华去回答那些高深的问题。
埋轮早见平原略,蹈海方知世杰心。
“埋轮”是指埋藏车轮,比喻停止行动。“平原略”是指平定边疆的策略。“蹈海”是指航海远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很早就明白了平定边疆的策略,但只有亲自航海远行才能真正理解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心。
岂有男儿求免死,可怜浊世少知音。
“岂有”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相信。“浊世”是指污浊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是难道真的有男人愿意为了免除一死而做出牺牲吗?可惜的是,在这个污浊的社会里,能够理解他的心意、欣赏他才能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直需四海承平日,麟阁功勋蔚月参。
“直需”是一种需要的意思。“四海承平”是指四海之内都太平无事。“麟阁”是指帝王的藏书阁。这句话的意思是只需要四海之内都太平无事,皇帝的藏书阁就能收藏很多像麒麟那样珍贵的功勋,如星辰般璀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金陵三首》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诗人通过描写两位大臣坚守岗位、平定边疆、远航海外等行为,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才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希望社会能够太平、人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他的心意的愿望。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