圮墙苔甃弄幽姿,寒碧春华各胜时。
风暗尘容怜紫玉,霜和烟影上青丝。
直须寻味甘荼苦,可是抽心类卷施。
薄采终朝归沐晚,莫将阴雨怨风时。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天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荠菜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圮墙苔甃弄幽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倒塌的墙边长满了苔藓,这些苔藓被巧妙地垒砌成了一道幽深的景致,仿佛它们也在享受着春天的气息。这一句以“圮墙”和“苔甃”为线索,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通过“弄幽姿”这个动作,也展现了荠菜独特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
第二句“寒碧春华各胜时”,则是对前一句的深化解读。这里的“寒碧”指的是冬日里荠菜的翠绿,而“春华”则是指春天里荠菜盛开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荠菜的喜爱之情——无论是在严寒还是温暖的季节,荠菜都能够展现出各自的风采,让人感到惊艳。
第三句“风暗尘容怜紫玉”,进一步描绘了荠菜在春风中的样子。这里的“风暗”暗示了春风的温柔与细腻,而“紫玉”则形象地描绘了荠菜花瓣的颜色。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荠菜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欣赏自然之美的心境。
第四句“霜和烟影上青丝”,则是对前面诗句的进一步延伸。这里的“霜和烟影”指的是冬日里荠菜上的霜花和烟雾的影子,而“青丝”则是指荠菜细长的叶片。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荠菜在寒冷季节中的坚韧与美丽,也表达了自己对荠菜的赞美之情。
第五句“直须寻味甘荼苦”,则是诗人对荠菜的一种比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亲自品尝过荠菜的味道,才能体会到其甘甜与苦涩的并存。这既是一种对荠菜的赞美,也是一种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生活中既有美好也有苦涩,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成熟和坚强。
第六句“可是抽心类卷施”,则是诗人对荠菜的一种拟人化描述。这里的“抽心”“卷施”分别借用了成语“抽心一计”和“卷施无道”的意思,形容荠菜虽然柔弱但却坚韧不拔,能够承受风吹雨打,不畏艰难困苦。这既是一种对荠菜的赞美,也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表达——我们应该像荠菜一样,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保持坚韧和毅力,勇往直前。
第七句“薄采终朝归沐晚,莫将阴雨怨风时”,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一种领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每天都要辛勤劳作直到天黑,不要因为一时的阴雨或狂风而抱怨命运不公。这里的“采”指的是采摘、采集之意,而“沐晚”则是指傍晚时分。诗人通过对这句话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勤劳和坚韧精神的推崇,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用勤劳和坚韧去战胜它们。
整首诗以荠菜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荠菜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悟。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