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忽断雨廉纤,帘幕清寒户戒严。
何处行踪觅东郭,漫将傅粉笑无盐。
云黏远树沉山麓,风拥回花压帽帘。
想见西城吟望处,浮屠幻出一层尖。

【注释】

十月朔日雪:农历十月初一的早晨降下了大雪。用:即“以”字。东坡:指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台:即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西北。书壁韵:即题写在壁上作为韵诗。二首:两首诗。

忽断雨廉纤:忽然之间,细雨停歇了。廉纤:轻飘的细雨。

帘幕清寒户戒严:室内帘幕清冷,窗户紧闭。

东郭:春秋时鲁国的东门,此处借指故乡。

傅粉笑无盐:比喻女子白净美丽而没有德行。傅粉:涂抹脂粉。无盐:战国时期齐国丑女钟离春,因美而遭人讥讽,后被国君嫁给庶民,终得重用。

沉山麓:隐入深山之中。

风拥回花压帽帘:风把落花卷起,压住了帽子上的帘幕。

西城吟望处:向西城遥望的地方。

浮屠幻出一层尖:佛教寺庙像一座塔,从上面看像尖顶。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流寓润州(今江苏镇江)时写的。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十月一日,诗人于润州登上北固山顶观赏雪景,作《北固亭对雪》一诗,并自题北固山作《北固亭对雪》一绝句。此诗即是仿效东坡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所写之韵。

首联“朝来忽断雨廉纤,帘幕清寒户戒严。”开篇点题,表明自己是在初冬的一个早晨来到北固山上。“廉纤”是形容小雨的样子,细而轻柔。诗人一大早就来到北固山上,只见晨雾弥漫,细雨绵绵,帘幕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整个屋子都沐浴在这清爽的清晨中。

颔联“何处行踪觅东郭,漫将傅粉笑无盐。”诗人开始寻找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东郭。然而他发现东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了。于是,他就想起了那个没有德行的女子傅粉,她虽然美丽却缺少道德修养,因此被人嘲笑。

颈联“云黏远树沉山麓,风拥回花压帽帘。”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远处的树木被厚厚的云层包围着,仿佛要融入山中一样。风吹起地上的花瓣,像是要将它们全部吹到他的帽檐下。

尾联“想见西城吟望处,浮屠幻出一层尖。”诗人的视线逐渐移向远方的西城。那里有一座佛塔,它就像一座尖尖的塔楼。诗人想象中的这座佛塔就像是在向他微笑,仿佛是在邀请他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整首诗通过描绘北固山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