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无分作公卿,况值中朝大命倾。
早是曹瞒忌何进,相期太甲杀阿衡。
衰时麟凤原非福,当道豺狼岂恤名。
一旅一成难藉手,上书空作不平鸣。
【注释】
儒生:指读书人。何进:东汉时,何进为大将军,袁绍等谋害他,董卓也图谋杀何进入主朝政。曹操(字孟德):字孟德,即曹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阿衡:阿衡,即阿谀的臣子。麟凤:麒麟和凤凰,古人认为吉祥的象征。豺狼:指奸佞小人。一旅一成难藉手:指朝廷中奸佞当道,贤良无法施展才能。空作不平鸣:指有志之士只能空发感慨,不能得志于世。
【赏析】
《时事杂感四首》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中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首联“儒生无分作公卿,况值中朝大命倾”,感叹自己身为读书人,没有能力做官,而国家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这里的“中朝”指的是汉朝中央政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颔联“早是曹瞒忌何进,相期太甲杀阿衡”,进一步指出曹操(字孟德)对何进的忌恨,以及他与历史上商纣王一样,杀害忠良的行为。这里的“相期”表示预见将来会有这样的一天。
颈联“衰时麟凤原非福,当道豺狼岂恤名”,感叹在国家衰败之时,即使出现像麒麟和凤凰这样的吉祥物,也只会被认为是不祥之兆;而在朝廷中横行无忌的奸佞小人,根本不会在意他们的名誉。这里的“衰时”指的是国家衰败的时刻,“当道”则暗指那些掌权的奸佞。
尾联“一旅一成难藉手,上书空作不平鸣”。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情,即使是有志之士,也只能借一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之力,而自己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发出感慨和抱怨的声音。这里的“一旅一成”指的是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上书中宵”则表示自己有满腹的怨言和牢骚要向皇帝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