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浮谈尽子虚,策名端底重权舆。
不书虏主遗孤直,终是元臣耻拜除。
大祀何年奉郊庙,强家谁与正璠玙。
请看魏晋葫芦样,海内交通鬼一车。

种族浮谈尽子虚,策名端底重权舆。

不书虏主遗孤直,终是元臣耻拜除。

注释:种族的浮谈就像出自子虚乌有的故事一样,人们纷纷议论着。在朝廷中,那些官员们(指元廷)却把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并没有记载过匈奴单于的后代,但我作为元朝的大臣,却要向元朝的皇帝(元世祖忽必烈)行跪拜之礼。这些做法让人感到羞耻。大祀(祭祀天地和祖先)应该什么时候举行?那些豪门贵族又是谁,他们能够主持祭祀的仪式呢?请看魏晋时代葫芦的形状,那是天下交流的交通枢纽啊!

译文:

种族间的闲聊如同出自子虚乌有的传说,人们都在谈论这些。朝廷中那些官员却把大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我并没有记录过那些匈奴单于的后代,但我作为元朝的大臣,却要向元朝的皇帝行跪拜之礼。这种行为让我感到羞耻。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行大型祭祀?那些豪门贵族又是谁,他们能够主持祭祀仪式呢?请看魏晋时期葫芦的形状,那正是全国交流的中心!

赏析:《时事杂感四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作于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初,高启因直言进谏被贬为长洲县丞。诗中借咏史抒怀,抒发了作者对元朝灭亡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感叹和对明王朝建立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喜悦。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