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女光中跋浪来,旧时八景访南台。
同看江左二分月,更费君家一斗才。
郭璞宅边寒草折,越王山下暮云开。
行尘若过相思岭,归雁音书带雪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牛女光中跋浪来,旧时八景访南台。
牛郎织女在银河中穿梭往来,这是古人常说的”牛女光中”。牛郎织女传说源自于中国的民间故事,他们一年一度只能在七夕这一天相会一次。这里的”跋浪”指的是牛郎织女在天河上来回行走的样子。“旧时八景”指的是古人认为最美的八个自然景观。南台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观星台。
同看江左二分月,更费君家一斗才。
两个人一起欣赏江左的月亮(可能是南京的长江之畔),更显得月光美丽,这需要有超凡的才华才能欣赏出这种美景。”江左”通常指的是中国东南地区,而”二分月”则可能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初二或十五。
郭璞宅边寒草折,越王山下暮云开。
这里提到了郭璞,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词。他住在一个地方,那里的寒草被风吹断了。同时,越王山的云雾在傍晚时分散去,展现出美丽的景色。
行尘若过相思岭,归雁音书带雪回。
行人经过相思岭时,可能会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思念之情如同雪花一般纷飞。这里的“相思岭”可能是指一个人心中思念之地,或者是某个地方的名字。
译文:牛郎织女在银河中穿梭往来,古人说他们一年只能见一次面。我们两人一起欣赏江左的月亮,这需要有才华才能欣赏出它的美妙之处。郭璞的住宅旁寒草被风吹断,越王山上的云雾在傍晚时分散去。行人经过相思岭时,可能会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想念之情如同雪花一般纷飞。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牛郎织女、明月、寒草、晚云等自然景物,以及相思岭等人文景观,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