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更凄迷,旧烧新痕看不齐。
时有落花粘败砌,更随细水下横溪。
经年北道翻青冢,一夜东风满白堤。
隔岁王孙归未得,车箱愁听野禽啼。
【注释】
清明寒食:清明节和寒食节。更凄迷:更添上凄凉、迷蒙。旧烧新痕:指坟上的土已长出新草。看不齐(jī):看不出新旧的痕迹是否相同。时有落花粘败砌:不时有落花落在倒塌的台阶上。更随细水下横溪:更随着小溪的流水漂到溪流中。经年北道翻青冢:一经过一年,坟墓都变成青绿色。一夜东风满白堤:一夜之间,春风又吹遍了西湖的苏堤。隔岁王孙归未得:隔年的公子还没有回来。车箱愁听野禽啼:坐在车子里听着野鸟的叫声。
【赏析】
此诗是写春暮时节游湖所见之景,抒写的是伤春之情。
首联先以“清明”“寒食”,点明时间。一个“更”字,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之情和对春天易逝的感慨之情融为一体。“更凄迷”三字,既写出了春末景色的萧瑟,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心情。
颔联写诗人在游湖过程中所见。诗人看到,坟上的土已经长出新草,而新旧痕迹并不相同。这两句诗看似寻常,却暗合诗人的心情,因为正是这种“新旧痕迹不同”,才使诗人更加感受到春天的易逝和生命之短暂。
颈联则写诗人在游湖的过程中所见到的景象。“东风”二字,既是实指,又兼有象征意味。春风拂面,使人感到温暖和舒适,然而春风又是无情的,它能使一切生机勃勃的东西很快地枯萎。“一夜风来满白堤”,就是诗人对春风无情的一个具体描写,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易逝。
尾联写诗人在游湖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件不愉快的事。“隔岁王孙”指的是过去曾到杭州游玩过的贵族子弟,他们因战乱而没有回来,只有“车箱愁听”,听到野鸟的叫声。“王孙”一词,既是实指,又有泛指之意,这里用得非常巧妙,因为贵族子弟往往被比作“王孙”,所以在这里就很容易联想到过去那些曾经到过杭州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无法与过去的好友重逢的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