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向春前领众芳,无言独笑对寒塘。
可怜星月朦胧夜,倒影樽前如许长。
注释:每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我总是领众花之先,独自含笑面对寒塘。可惜的是,星星月亮的朦胧夜晚,倒影映照在酒杯之中,显得如此漫长。
赏析:诗中“领众芳”和“独笑对寒塘”,表现梅花不畏寒冷、孤傲高洁的特质。“可怜星月朦胧夜,倒影樽前如许长。”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通过对比,更突出了梅花的美丽和孤独感。
每向春前领众芳,无言独笑对寒塘。
可怜星月朦胧夜,倒影樽前如许长。
注释:每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我总是领众花之先,独自含笑面对寒塘。可惜的是,星星月亮的朦胧夜晚,倒影映照在酒杯之中,显得如此漫长。
赏析:诗中“领众芳”和“独笑对寒塘”,表现梅花不畏寒冷、孤傲高洁的特质。“可怜星月朦胧夜,倒影樽前如许长。”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通过对比,更突出了梅花的美丽和孤独感。
【注释】 北郭:指长安城北面的郭门。郭,城楼周围筑有矮墙的地方。晚眺:傍晚观赏景色。呈:奉献、献上。丁叔衡师立钧:丁叔衡,唐代诗人,曾师从于李白;立钧,字子钧,也号白云先生,唐代诗人。二首:本篇为第二首,第一首见《全唐诗》,题作《宿北郭》。 残竹:犹残存的竹子。层阴:层层叠叠的树木阴影,形容树荫茂密。荡:覆盖。远林:远山。云山:指山间的云雾和山上的树木。前代色:指前朝遗留下来的颜色。霜树
【注释】 久聚不相顾:很久没有见面,彼此都不去看对方。 濒行:将要离开。 如何:怎样。 今夜月:指中秋月。 还照出山云:月亮照着山间的云雾。 抗手三千界:举起手来仿佛可以接触到三千大千世界(即宇宙、万物)。 豪情十万军:豪迈的情怀像十万大军一样。 素抱:朴素无华的感情。 咫尺感离群:感到自己与同伴的距离很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临别之际赠给朋友储影壶的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的远眺,描绘了一幅荒凉、寂静的画面。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下杵暮江孤:“下杵”指放下农具,这里可能指日落时分。“暮江孤”形容江水的孤单和寂静,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2. 苍茫混海隅:“苍茫”表示广阔无边,“混海隅”则表达了与大海融为一体的感觉,这里的海隅即海边。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海深沉而广阔的感受。 3. 荒城清野烧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来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 其一:负郭时登眺,江崖欲暮天。 注释:在城郊的时候登上高楼远眺。傍晚时分,江边的小山仿佛要落山入晚。 赏析:首句“负郭时登眺”,交代了登高的原因和环境,点出了时间。“负郭”一词出自《汉书·食货志》,指靠近城郭之地,也就是靠近城市的地方。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登高,是因为这里是他经常出入之地,也是他经常与朋友聚会的地方
【注释】 交谊:指友情。先世:先辈和父辈。謏(jiǎo)闻:惭愧。遗业:祖先留下的事业。蒿莱:荒芜。筹边:筹划边境事务,这里借指治理国家。出群材:指杰出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储光羲的赠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之情。全诗如下: 赠储光羲二首(其二) 论交先世旧,文彩冠台阁。 惭君愧吾辈,遗迹渐榛莽。 投笔警残局,篝灯爇寒灰。 中原未复辟,指望出群才。
重九东城晚眺 落照半城郭,秋风动渺茫。 云平孤树迥,山涌暮天苍。 夕气散群鸟,寒风薄大荒。 独怜篱下菊,晚节有馀芳。 注释: 1. 重九: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盛,适合登高远眺。 2. 东城:即洛阳东城,这里指代作者所在地的洛阳。 3. 暮景:傍晚的景象。 4. 夕气:夕阳的余晖,也形容傍晚时分的景色。 5. 孤树迥:孤零零的树木,远远地矗立着。 6. 暮天苍:暮色中的天空
宝应道中 春思满芳洲,横风荡客愁。 日华闯高浪,波藻窜明楼。 诗句无根草,乡情不系舟。 花朝便经过,莫负少年游。 解析与注释: - 宝应道中:宝应是古县名,位于江苏省北部。这里指诗人在经过宝应时的情景。 - 春思满芳洲:春天到来,思绪也如江上之花般盛开,满溢在广阔的洲岛上。 - 横风荡客愁:春风的吹拂让诗人的心情如同被风吹起的波澜一般,心中充满了难以平息的忧愁。 - 日华闯高浪
【注释】: 亦知澹如水:也懂得淡泊如同水。 冲素亮遐心:冲刷清净明亮了遥远的心境。 春共和神写:春风和神采相融合。 秋随静气深:秋天跟随宁静的气韵而深沉。 大山包众植:高山包容着众多的植物。 乔木有遗音:高大树木留有遗音。 挥手一为别,同苔各异岑:挥手一别,同在山中的苔藓却各不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梅自况,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态度。诗中描绘了梅花、大山
【注释】清和道:指从洛阳到扬州的驿道。迢迢(tiáo tiáo):形容路途遥远。危车:指马车。心旆(sui):旗杆上的飘动旗帜,这里借以指代马。水涡:大水形成的漩涡。病马:指身体瘦弱、生病的马。石路:指山间崎岖不平的小路。宿雨:隔夜的雨水。浮麦陇:指长满麦苗的田埂上。春烟:春天的炊烟。沾柳条:柳树枝头挂满了嫩叶。浑:全。未惯:没有习惯。发轫(ren):启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解,理解其意思,再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此题要注意把握诗歌的内容、语言特点、思想主旨及意境等,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遣怀 (一) 幽意忽不惬,时衰无奈何。(幽意:深沉的情思;惬:满足。时衰:时运衰颓。无奈:没有办法。)
诗句原文: 浮山缟袂乍相逢,冰雪因缘惬素衷。 但得此心坚匪石,不随桃李嫁东风。 注释解释: 1. “浮山”和“缟袂”:浮山指的是一个地名,缟袂是指白色的衣袖,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纯洁美丽。 2. “乍相逢”:刚刚相遇。 3. “冰雪因缘”:形容梅花像冰雪一样洁白、纯净。 4. “惬素衷”:符合内心的真诚愿望或情感。 5. “但得此心”:只要保持这样坚定的心。 6. “匪石”:坚固如石。 7.
梅花绝句 【注释】: 一片清光照曲溪,美人形态半凄迷。 剧怜雪后荒寒甚,薄暮归鸦不肯栖。 —— 清照 【赏析】: 这首《梅花》的诗是宋女词人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此篇写雪景中的梅花,以梅喻己,抒写自己孤苦凄凉的处境和心情。全篇用字精炼,意象清新,感情真挚而深沉。 上片“一片清光照曲溪”一句,点出环境,为下片的“美人”二字作铺垫。“清光”,即月光,这里指月光映照下的溪水。“梅影”,即梅花的影子
《梅花绝句八首》是南宋诗人曹豳的作品,其中“半幅南笺写折枝,春光如片复如丝。”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南国小笺上画着的梅花图,其意境清新脱俗,充满生机。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诗句: 半幅南笺写折枝,春光如片复如丝。 - 译文: 南国的小纸笺上画出了一枝梅花,春光如同薄片又像细丝。 - 注释: 南国指的是南方地区,这里的小笺是指用来绘画的纸张。折枝则指将枝条折断后绘制在纸上
【注释】 琼姿:梅花的花朵洁白。娟洁:洁白美丽。净(zèng)无苔:没有一点泥土。浪向江南:到处。写生花御史:指宋代画家赵昌擅长画梅,号写生花。霜前雪后一时开:比喻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开放。 【赏析】 这首绝句是咏梅的名篇,它通过赞美梅花不畏严寒、傲视风雪的高风亮节,来勉励自己要像梅花那样坚强不屈。诗中“难”字用得十分巧妙,既突出了梅花的洁白,又写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
风前小影惜苗条,掩抑芳心魂暗销。 故国河山看不得,年年憔悴沈郎腰。 【注释】: 1. 题梅绝句四首:作者自题的一组绝句。 2. 风前小影:在风中微微摇曳的影子。 3. 小影惜苗条:指梅花的娇小影子,怜惜她的纤细身姿。 4. 掩抑芳心:抑制着芬芳的心绪。 5. 魂暗销:形容因思念而神魂不安。 6. 故国河山:对故乡山河的怀念。 7. 沈郎:指晋代王献之(字子建)的小名。传说他曾为悼念妻子而作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梅花自喻其人。诗人以“玉台”指代梅花的娇嫩与美好,以“明珠”比喻梅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1. 江潭愁绝几回开:江潭即江河、湖泊中的水潭,这里借指诗人所处之地。愁绝即形容心中极度忧愁。几回开,指梅花在冬天开放。 2. 天寒日薄浑延伫:天寒日薄即形容天气寒冷,阳光微弱。浑延伫,形容长时间地凝视。 3. 自有明珠照夜来:明珠,指璀璨的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