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楼船跋浪来,十年亲见桂花开。
女娲不补人间缺,留待儒生济世才。
【解析】
“秋试”指的是秋天的科举考试。“海州席”代指诗人在海州的寓所。“素琨”为作者的朋友丁向卿。“丁向卿”是《全唐诗》中唯一记载的姓名,因此可以确认是作者的朋友。“百丈楼船跋浪来”,百丈楼船即百丈大船,跋浪来指百丈楼船从大海波涛中驶来。“十年亲见桂花开”,桂花开指桂花飘香满园,诗人十年来目睹了桂花盛开的情景。“女娲不补人间缺,留待儒生济世才”,女娲不补人间缺,意在说明人间的不足之处不是靠补缀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靠有真才实学的人去弥补和改善;留待儒生济世才,指留下这些人才,让儒生们去济世救人。
【答案】
译文:百丈楼船从大海波涛中驶来,我亲眼看见桂花开遍了庭院。女娲没有补上人间的缺陷,却留下许多贤能之士去挽救时局。
赏析:诗题中的“秋试”指秋天科举考试,“海州席”指诗人在海州的寓所。“素琨”是作者的朋友丁向卿。“百丈楼船跋浪来”一句描绘了楼船乘风破浪而来的壮观景象;“十年亲见桂花开”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盛开美景的欣赏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两句“女娲不补人间缺,留待儒生济世才”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强调了知识分子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
全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设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