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时郭氏穿渠沼,海淀西邻太液波。
浥注神京成底事,至今呜咽大通河。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
元时郭氏穿渠沼,海淀西邻太液波。
浥注神京成底事,至今呜咽大通河。
注释: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元好问所作,共十句,每句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元时郭氏穿渠沼,海淀西邻太液波。
- “元时”指的是元代时期,“郭氏”可能是当时的某个家族或官员,他们曾经在元代时期修建了水利工程。“穿渠沼”指的是他们在元代时期修建了一条贯穿湖泊的渠道,使得湖泊的水得以排出。“海淀西邻太液波”则是指这片水域位于海淀(今北京市海淀区)的西边,紧邻太液池(今北京北海公园)。
- 浥注神京成底事,至今呜咽大通河。
- “浥注”在这里可能是指灌溉水流入某处的情景。“神京”通常指的是北京城,“成底事”可能意味着这件事情对京城的影响深远。“呜咽大通河”描述了这条河流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某种悲壮或哀伤的事件,导致河水声声呜咽。
赏析: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还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同时,通过对大通河的描述,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