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獭祭莫愁予,潦倒何曾结习除。
珍重当年旧侪偶,北风惠我数行书。
【注】重九:指重阳节
玉溪獭祭莫愁予,潦倒何曾结习除。
珍重当年旧侪偶,北风惠我数行书。
【注】重九:指重阳节
【注释】 北郭:指长安城北面的郭门。郭,城楼周围筑有矮墙的地方。晚眺:傍晚观赏景色。呈:奉献、献上。丁叔衡师立钧:丁叔衡,唐代诗人,曾师从于李白;立钧,字子钧,也号白云先生,唐代诗人。二首:本篇为第二首,第一首见《全唐诗》,题作《宿北郭》。 残竹:犹残存的竹子。层阴:层层叠叠的树木阴影,形容树荫茂密。荡:覆盖。远林:远山。云山:指山间的云雾和山上的树木。前代色:指前朝遗留下来的颜色。霜树
【注释】 久聚不相顾:很久没有见面,彼此都不去看对方。 濒行:将要离开。 如何:怎样。 今夜月:指中秋月。 还照出山云:月亮照着山间的云雾。 抗手三千界:举起手来仿佛可以接触到三千大千世界(即宇宙、万物)。 豪情十万军:豪迈的情怀像十万大军一样。 素抱:朴素无华的感情。 咫尺感离群:感到自己与同伴的距离很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临别之际赠给朋友储影壶的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的远眺,描绘了一幅荒凉、寂静的画面。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下杵暮江孤:“下杵”指放下农具,这里可能指日落时分。“暮江孤”形容江水的孤单和寂静,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2. 苍茫混海隅:“苍茫”表示广阔无边,“混海隅”则表达了与大海融为一体的感觉,这里的海隅即海边。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海深沉而广阔的感受。 3. 荒城清野烧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来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 其一:负郭时登眺,江崖欲暮天。 注释:在城郊的时候登上高楼远眺。傍晚时分,江边的小山仿佛要落山入晚。 赏析:首句“负郭时登眺”,交代了登高的原因和环境,点出了时间。“负郭”一词出自《汉书·食货志》,指靠近城郭之地,也就是靠近城市的地方。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登高,是因为这里是他经常出入之地,也是他经常与朋友聚会的地方
【注释】 交谊:指友情。先世:先辈和父辈。謏(jiǎo)闻:惭愧。遗业:祖先留下的事业。蒿莱:荒芜。筹边:筹划边境事务,这里借指治理国家。出群材:指杰出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储光羲的赠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之情。全诗如下: 赠储光羲二首(其二) 论交先世旧,文彩冠台阁。 惭君愧吾辈,遗迹渐榛莽。 投笔警残局,篝灯爇寒灰。 中原未复辟,指望出群才。
重九东城晚眺 落照半城郭,秋风动渺茫。 云平孤树迥,山涌暮天苍。 夕气散群鸟,寒风薄大荒。 独怜篱下菊,晚节有馀芳。 注释: 1. 重九: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盛,适合登高远眺。 2. 东城:即洛阳东城,这里指代作者所在地的洛阳。 3. 暮景:傍晚的景象。 4. 夕气:夕阳的余晖,也形容傍晚时分的景色。 5. 孤树迥:孤零零的树木,远远地矗立着。 6. 暮天苍:暮色中的天空
宝应道中 春思满芳洲,横风荡客愁。 日华闯高浪,波藻窜明楼。 诗句无根草,乡情不系舟。 花朝便经过,莫负少年游。 解析与注释: - 宝应道中:宝应是古县名,位于江苏省北部。这里指诗人在经过宝应时的情景。 - 春思满芳洲:春天到来,思绪也如江上之花般盛开,满溢在广阔的洲岛上。 - 横风荡客愁:春风的吹拂让诗人的心情如同被风吹起的波澜一般,心中充满了难以平息的忧愁。 - 日华闯高浪
【注释】: 亦知澹如水:也懂得淡泊如同水。 冲素亮遐心:冲刷清净明亮了遥远的心境。 春共和神写:春风和神采相融合。 秋随静气深:秋天跟随宁静的气韵而深沉。 大山包众植:高山包容着众多的植物。 乔木有遗音:高大树木留有遗音。 挥手一为别,同苔各异岑:挥手一别,同在山中的苔藓却各不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梅自况,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态度。诗中描绘了梅花、大山
【注释】清和道:指从洛阳到扬州的驿道。迢迢(tiáo tiáo):形容路途遥远。危车:指马车。心旆(sui):旗杆上的飘动旗帜,这里借以指代马。水涡:大水形成的漩涡。病马:指身体瘦弱、生病的马。石路:指山间崎岖不平的小路。宿雨:隔夜的雨水。浮麦陇:指长满麦苗的田埂上。春烟:春天的炊烟。沾柳条:柳树枝头挂满了嫩叶。浑:全。未惯:没有习惯。发轫(ren):启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解,理解其意思,再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此题要注意把握诗歌的内容、语言特点、思想主旨及意境等,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遣怀 (一) 幽意忽不惬,时衰无奈何。(幽意:深沉的情思;惬:满足。时衰:时运衰颓。无奈:没有办法。)
注释:我在边塞外与你相别已经五、六千里了,我们年少时曾一起在延庆县赋诗咏兰。你旧时的治所就在昌平,现在又见到孤儿绕道而来。 赏析:首句“塞外相违五千里”,写出与友人相离之远,以及离别的时间之久和距离之长,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惆怅之情。次句“少从延庆赋兰陔”,写少年时期曾在延庆县(今北京市)吟咏兰花。这两句既交代了两人相识的背景,也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第三句“使君旧治分明在”
【注释】: 1.重九:即重阳节。 2.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是诗人写给章黻的一组诗,共八首。 3.巩华台:在长安城东北,汉时建有观阁。 4.天寿山南:指南明皇陵。 5.吴阊:今苏州市一带。 6.看不得:看不到。 7.乡心秋雁一行归:秋天里,思乡之情像秋雁一般飞向南方。 8.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章黻所写的一组诗,共八首。诗人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第一句中“重阳”点明了节日
诗句释义: 榆河近接白浮山,汉将防秋上谷闲。 译文: 秋天的河流靠近了白浮山,汉朝的将领在上谷地区休息。 注释: - 榆河:指黄河支流之一的榆河。 - 白浮山:位于河北省境内。 - 汉将:指汉朝时期的将领。 - 防秋:指的是防御边境的秋收季节。 - 上谷: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是汉朝的一个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边塞的景象。首句通过地理位置的描写
绝句 朝来挑菜偶闲行,薄雨荒烟绕袂生。 正自闲愁消不得,寒鸦啼上暨阳城。 注释翻译: - 早晨出来挑菜,我偶然在闲逛,细雨飘渺烟雾朦胧。 - 细雨蒙蒙中,荒废的田野显得更加萧瑟,衣袂被微风带起。 - 心中的烦恼仿佛无法驱散,只能任由思绪飘向远方。 - 远处的乌鸦啼叫,声音回荡在暨阳城上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外出挑菜时,细雨笼罩、烟雾缭绕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
【注释】 江海:泛指江河湖海。 开:解冻,冰消。 吟望苦低徊:吟诗眺望令人伤感。 东郊:即东郊。这里指洛阳郊外。 荒墟:荒凉的城郊。 潦倒:穷困失意。 【赏析】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人们欢欣鼓舞,喜气洋洋;而作者却因仕途失意而心情沉重。首句写立春节气到来,但自己却未及与亲人团聚,仍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外地。“人日”即立春之日。次句写在江楼上吟咏立春之典,以期能抒发自己的情怀。“犹自低徊”
【注释】: 立春二首: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两首诗《立春日作》。 衣冠:古代官员的服饰。 休休:悠闲自得的样子。 兴亡恨:对兴盛衰亡的遗憾。 土牛:耕田用的玩具,形状像牛。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立春日写的两首诗。第一首是描写春天的到来,人们摆脱了冬日的束缚,开始忙碌起来。第二首则是写人们对兴亡的感慨。 破坏衣冠得自由,三推故事亦休休。 这句诗的意思是,人们在立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