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来感物华,小弦还补大弦差。
九原相见如相问,五十生儿尚克家。

【注释】

十六年:一作“十二年”。物华:指草木、花卉。小弦:古琴的弦数较少,故有“小琴”之称。补:补救。大弦:即大琴,古琴的弦数较多,故有“大乐”之称。差:不齐。九原:指墓地,古人认为死者灵魂归葬于地下,故以九原称之。相问:互相问候。五十生儿:指仲先生的儿子仲子建。克家:能继承家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唐宣宗大中六年(852)任国子监主簿期间所作,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亡友仲先生的深情怀念。

诗的前两句写仲先生生前为人处世的品性与才华。“十六年来感物华”,从仲先生逝世至今已十六年了,这漫长的岁月里,自然界万物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而仲先生却依然如故,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改变自己。“小弦还补大弦差”,仲先生虽然才德出众,但一生清贫,生活并不宽裕,他常常弹奏的是一把小琴,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用大琴。但他弹得非常出色,能够弥补自己琴技上的不足。这一句既是实写,又含比兴。

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仲先生去世的哀痛之情。“九原相见如相问”,仲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在阴间他的灵魂依然健在,仿佛还在人间一样。他一定会像以前一样,与我见面时互相问候。“五十生儿尚克家”,我儿子仲子建今年刚满五十岁,还没有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但我相信他一定会继承父亲的遗愿,努力开创一番新的事业。

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写出了诗人的悲痛,又寄托了对亡友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