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樵斧累经过,栖托荒寒避网罗。
如此江山感摇落,废城西畔夕阳多。
【注释】
烽烟樵斧:烽火、山林中打柴的斧头。指战乱时期。
栖托:栖息,寄居。
摇落:草木凋零。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江西铅山县令期间。铅山县地处赣、皖交界处,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诗人在此任上,曾与友人一起游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这组诗就是诗人在游览时所写。其中,《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是其中的第四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废城西畔夕阳多”句意双关,既写废城的荒凉,又暗含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烽火、樵斧:指战乱时期。
栖托:寄居。
荒寒:荒凉冷落。
避网罗:躲避追捕。
摇落:草木凋零。
【译文】
战火连绵不断,砍柴打猎的人络绎不绝;
寄身荒野,躲避追捕。
如此美丽的江山却让人感到凋零落寞,
废城西边残阳如血,一片凄凉。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任江西铅山县令时游览当地风光并感叹世事变迁。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废城西畔夕阳多”句意双关,既写废城的荒凉,又暗含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