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出西域,遗种无地无。
谁怜径寸草,旧为神马刍。
骏骨繁已朽,蹴者遭枉诛。
盛时为国珍,衰落弃路隅。
诗句释义:
- 苜蓿出西域,遗种无地无。
- 解释:苜蓿是一种从西域(即中亚或西亚)引入中国的植物,它的种子被广泛种植,几乎遍布全国。
- 谁怜径寸草,旧为神马刍。
- 解释:这些小草被人同情,因为它们曾是皇帝的御用马匹的食物。
- 骏骨繁已朽,蹴者遭枉诛。
- 解释:虽然骏马的骨头曾经是宝贵的,但现在却因为人们随意践踏而遭到冤枉的惩罚。
- 盛时为国珍,衰落弃路隅。
- 解释:当国家繁荣昌盛时,苜蓿被视为珍贵的宝物;但一旦国家衰败,它就被遗弃在路边。
译文:
- 苜蓿是从遥远的西域引进的,它的种子遍布全国无处不有。
- 谁还会同情那些微不足道的小草呢?过去它们是皇家御马的食物。
- 骏马的骨骼曾经珍贵无比,但现在却被人践踏,遭受冤屈。
- 在国家兴盛的时候,苜蓿被视为珍宝;但当国家衰落时,它却被丢弃在路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与衰败、富贵与贫贱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苜蓿这一象征性物品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种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使得该诗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