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东角春云湿,翁离筑室蕙兰葺。
天付君家一斗才,藐姑仙人遗世立。
零陵化碧内史亡,江花江草罢摭拾。
叠山皋羽有奇作,崖山变后空于邑。
往事都成优钵昙,至今寥寂春江潭。
世间万物各有主,此斗仍须归冶弇。

【注释】

一斗才:《晋书·谢安传》:“谢万,字安石。……少时,尝以一斗米养舅氏羊欣,欣甚有愧色,曰:‘当令阿奴坐客!’后安石居父丧,桓豁每对之流连忘返。”此处用此典故表示谢万的才华。

冶城: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冶城东角:指江边一带。

蕙兰葺:蕙草和兰花装饰。

藐姑:即“藐姑山”,在江西上饶县。仙人遗世立:指仙人隐居的地方。这里指陶渊明。

零陵化碧:零陵县产丹砂。内史亡:汉代内史属官多是方术之士,如朱云、唐林等。这里指他们死后化为碧玉。

叠山皋羽:指《楚辞·九歌》中的《云中君》、《湘君》等篇。

崖山变后空于邑:指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牺牲,其衣冠葬于崖山,故称。

优钵昙:梵语音译,意译为“极乐世界”。

谢公:谢安,字安石,曾任会稽内史。他的儿子谢万有才气,但性格轻傲。

冶弇:冶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把谢万比作谢灵运,把陶潜比作陶弘景,通过他们的身世遭际,表达了对他们的无限怀念之情以及对他们才能被埋没的惋惜。

首联“一斗才赠谢幼陶”,点明谢万的才华。《晋书》载,谢万有文才,但性格轻狂,曾向谢安要“一斗”米供养舅氏羊欣,羊欣很惭愧,说:“当令阿奴坐客!”后来谢万居父丧,桓温常常和他一起饮酒,不拘小节。这两句诗,就是写他少年时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情形。

颔联“翁离筑室蕙兰葺”,则写谢万晚年归隐山林的情状。据《宋书·谢灵运传》载,谢灵运曾出守永嘉,因不得志而退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市),自称“久厌膏梁之味,常采葛莼之性”。这里借用这一典故,既表明了谢万的出处相同,又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

颈联“天付君家一斗才”,则是从陶渊明身上生发开去。陶渊明曾作诗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的诗风清真淡远,不为尘俗所染,正是谢万所缺少的。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上天把你安排到这样的家里,你只能发挥一点才能而已。

“藐姑仙人遗世立”,是说陶渊明虽然已经死去,但他的精神却像仙人一样永远地留在人间。这句诗是对上句的补充说明,也表明了谢万对自己才能被埋没的不满情绪。

尾联“零陵化碧内史亡”,则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的一生。据《晋书·成帝纪》,零陵郡出产丹砂,是制作长生药的原料;唐代内史府属官多是方术之士,如朱云、唐林等。这里借用这些典故,既是对陶渊明生活经历的一种概括,也是对他生前遭遇的委婉评价。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于陶渊明的无限敬仰。

最后两句“江花江草罢摭拾”,“江花江草”指江边的花草。“罢摭拾”意为不再采摘了。意思是说:江边的花草都已凋谢了,那些繁华景象也已经消失了。这里的“江花江草”,既是指陶渊明生活的环境,也是指陶渊明自己的处境。这四句诗,既是对陶渊明一生的概括总结,又是对他不幸命运的感叹。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谢万的才华被埋没的情况,而是通过对谢万与陶渊明生平事迹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写法,既显得含蓄曲折,又使读者感到亲切有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