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水一亭在,临风绕芰荷。
香消长日暑,色借醉颜酡。
隔浦栖文鸟,方桥引素波。
徘徊何限意,伫听采莲歌。

【解析】

题:写,题咏。爱莲亭:“爱莲之亭”。

面水:面对着水面。一亭:一座亭子。在:在……地方。

临风:迎着风。绕:围绕着。芰(jī)荷:荷花。

香消:香气消散了。长日:漫长的日子。暑:夏天。

色借:颜色被借走。醉颜酡(tuó):酒喝多了脸发红。

隔浦:隔着水边。栖文鸟:栖息在岸边的文鸟。方桥:横放的石桥。引素波:引来清澈的水波。

徘徊:徘徊不前。何限意:无限的情意。伫听:静心聆听。采莲歌:采莲时的歌声。

赏析:

首联是写亭台景物。“面水一亭”,点明位置,交代了此亭与水的亲密关系。“临风”二句写亭中环境。“芰(ji li荷)荷”,是莲花;而莲花又是夏天的象征。这里说,亭子面对水,周围环绕着荷花,夏日长日里荷花的香气已消散无踪,只有那荷花的倩影被映照在水面上,仿佛是荷花醉红了脸,亭子也就随着荷花而美丽起来。

颔联是写荷花之美。“隔浦”“方桥”“素波”,都是写景用语。“文鸟”,应作“鹭鸟”。因为鹭鸟善于捕鱼,常在河滩上觅食,所以人们常用“隔浦”来形容它。“方桥”,是石桥,也是亭子所在之处,但此处却用来形容荷花的美:“素波”则是形容池水清亮见底。“文鸟”和“素波”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颈联是写亭中人的情感。“徘徊”二字,既表明诗人对亭子的依恋,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苦闷无聊。“伫听”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心境,他正在静静地聆听采莲时传来的歌谣。

尾联是写诗人对采莲歌的喜爱。“何限意”,即无限的情意。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禁为采莲歌所吸引。

【答案】

题爱莲亭

面水一亭在,临风绕芰荷。

香消长日暑,色借醉颜酡。

隔浦栖文鸟,方桥引素波。

伫听采莲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