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黄土占千春,装点湖山仗美人。
却笑钱塘苏小小,累他名士互争墩。

【注释】

①真娘:指唐代才女李娃。李娃本姓郑,为商人之女,色艺俱佳。因父亲早亡,流落青楼为妓,后被荥阳公子买去,与钱唐富商子善相爱,终得团圆。事见唐·元稹《莺莺传》。

②装点湖山:以美女妆饰湖光山色使之更加美好。

③累他名士:使他的文人墨客争相题咏。墩,指碑。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才女李娃墓的七绝。诗中对李娃墓前景色的描绘和对李娃才华的颂扬都十分出色,尤其对李娃美貌和才情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下平十蒸韵),音调和谐优美。

第一句“一抔黄土占千春”,写墓前的景,“抔”同“堆”。坟墓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黄土,就像春天的花朵点缀着大地一样。这里用“占”字,突出了墓主生前的美丽和才华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千春”二字,则表现了墓主的名声和影响之大。

第二句“装点湖山仗美人”,紧承上句,进一步写墓前的景和墓主的作用。这里的“装点”,既指墓地周围的环境被美丽动人的景色装点,又指墓主生前的风采和才华被人们所赞美和怀念。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墓主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李娃。

第三句“却笑钱塘苏小小,累他名士互争墩”,是对前两句的转折,也是对李娃的进一步颂扬。这里所说的“钱塘苏小小”,即南朝梁武帝时钱塘人苏小小。她以美丽著称,曾受到梁武帝宠幸。但最后被赐死于宫内金谷园,葬于西泠桥畔。这里用“却笑”一词表示诗人对李娃墓的景致感到满意,而对苏小小的不幸则表示惋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李娃的崇敬之情。而“累他名士互争墩”,则是说李娃墓前聚集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争相题诗作赋,以表敬仰之意。其中“累”字,则表明了这些人都是慕名而来,纷纷前来献词作画,使李娃墓成为了一处文化胜地。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将李娃的才情、美貌和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李娃墓前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李娃的崇敬之情和对她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