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郭霜林唤野舲,芦花深处偶然停。
无边木叶随时落,不断山光为我青。
佳节何妨人淡菊,仙寰长许鸟听经。
遨游三度忘知止,愿老前溪止止亭。
重阳节我与衡甫、少帆三人同游云巢满城霜林中呼唤野船,芦花深处偶然停泊。
无边的落叶随处飘落,不断有山色青翠入眼帘。
佳节何妨淡菊人,仙乡长许鸟语经。
我已三度遨游忘归路,愿老前溪止止亭。
注释:
- 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偕衡甫:与衡甫共同游览。
- 少帆:指衡甫的朋友之一。
- 云巢:云巢,这里指的是云巢寺,是衡甫的家乡附近的一个景点。
- 满郭:四周都是。郭,外城。
- 唤野舲(líng):呼唤着野船。
- 芦花深处:在芦苇丛生的地方。
- 随时:随处。
- 木叶:树叶。
- 山光为我青:山的颜色因我而显得更青。
- 佳节:美好的节日。
- 人淡菊:人的心境像菊花一样淡雅。
- 仙寰:神仙居住的地方。
- 听经:听着经书。
- 遨游:游历。
- 忘:忘记。
- 止止亭:位于前面的溪流边的小亭子,名字为“止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陪同衡甫、少帆三人一同游玩云巢时所创作的。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满城霜林唤野舶,芦花深处偶然停”,描绘了深秋时节,霜林满地,芦花深处偶尔停下船只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韵味和美丽景色。
颔联“无边木叶随处落,不断山光为我青”,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无边的树叶飘落,山色也因之而显得更加青翠。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秋天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佳节何妨淡菊人,仙乡常许鸟听经”,则是从人的心境和鸟儿的生活两个方面来写。在这里,诗人以淡菊人比喻自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态,而仙乡常许鸟听经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遨游三度忘知止,愿老前溪止止亭”则是表达了作者对旅行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多次旅行却依然感到满足,希望年老时也能回到那个宁静的家乡小亭。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