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泛舟游,朝暾在林杪。
白露溥未收,禽声破清晓。
言寻精忠墓,众山争缭绕。
表柱带潮痕,松楸杂丛筱。
遐哉古英雄,丹心何皎皎。
铜驼感荆棘,挥戈期直捣。
犁庭事不成,虏气已全扫。
岂非偏安局,犹藉公力保。
回首北邙山,墟墓知多少。
珠襦并玉柙,零落竟无考。
兹坟独巍然,生气凌八表。
不死在人心,何忧天地槁。
我来瞻眺间,挥泪拜秋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谒岳武穆墓》,以下是诗句和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一、赏析

1. 首二句:“晨兴泛舟游,朝暾在林杪。”

  • 诗意解释:早晨起来泛舟游玩,太阳的光芒从树梢上洒下。
  • 关键词:晨兴(早晨起床)、泛舟游(泛舟游览),朝暾(初升的太阳)。

2. 三句:“白露溥未收,禽声破清晓。”

  • 诗意解释:清晨的露水还未完全蒸发,鸟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 关键词:白露(清晨时分的露水)、清晓(清晨)。

3. 四句:“言寻精忠墓,众山争缭绕。”

  • 诗意解释:我来到岳飞的墓地,群山环绕,仿佛在诉说他的忠心。
  • 关键词:精忠(对岳飞的敬称)、缭绕(环绕)。

4. 五句:“表柱带潮痕,松楸杂丛筱。”

  • 诗意解释:墓碑上的石碑被潮水侵蚀,松柏和杂草丛中可见。
  • 关键词:潮痕(潮水的侵蚀痕迹)、松楸(松树和楸树)。

5. 六句:“遐哉古英雄,丹心何皎皎。”

  • 诗意解释:古代的英雄啊,他的忠诚之心是多么明亮!
  • 关键词:古英雄(古代的英雄)、丹心(忠诚的心)。

6. 七句:“铜驼感荆棘,挥戈期直捣。”

  • 诗意解释:铜制的骆驼感受到了荆棘丛生的痛苦,期待着挥舞长戈去直接攻击它们。
  • 关键词:铜驼(铜制骆驼)、荆棘(荆棘)。

7. 八句:“犁庭事不成,虏气已全扫。”

  • 诗意解释:尽管尝试犁平敌人的庭院,但未能成功,敌人的气息已经消散。
  • 关键词:犁庭(铲除敌人的意思)、虏气(敌人的气息)。

8. 九句:“岂非偏安局,犹藉公力保。”

  • 诗意解释:难道不是偏安一隅的局面吗?依然需要借助你的努力来保护。
  • 关键词:偏安局(偏安一隅的局面)、公力(你的努力)。

9. 十句:“回首北邙山,墟墓知多少。”

  • 诗意解释:回首望向北邙山,不知道有多少坟墓。
  • 关键词:北邙山(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墟墓(空无一人的坟墓)。

10. 十一句:“珠襦并玉柙,零落竟无考。”

  • 诗意解释:珍珠做的襦衣和玉做的匣子都不见了踪影,不知它们去了哪里。
  • 关键词:珠襦(珍珠做的衣物)、玉柙(玉做的箱子)。

11. 十二句:“兹坟独巍然,生气凌八表。”

  • 诗意解释:只有这座坟墓独自巍峨,它的生命力甚至超过了八方。
  • 关键词:兹坟(这里的坟墓)、生气(生命力)。

12. 十三句:“不死在人心,何忧天地槁。”

  • 诗意解释:如果人心中不存有仇恨,又何必担心天地变得枯萎?
  • 关键词:不死(指人的忠诚)、人心(人的意志)。

13. 十四句:“我来瞻眺间,挥泪拜秋草。”

  • 诗意解释:我在此地徘徊观望之际,不禁泪湿了秋草。
  • 关键词:瞻眺(观察远方)、秋草(秋天的草)。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飞墓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其忠诚的敬意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慨。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共同构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历史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