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之夕,家家望女牛。神仙不可见,凉风何飙飙。
我疑天孙之巧转近拙,东西断隔难飞越。一年一度一分离,千古银河响幽咽。
不须乞巧向天孙,若赐巧多愁欲绝。君不见东家力田妇,耕耘常相随。
旦暮共苦乐,白首不分离。又不见西邻有才女,夫婿上玉堂。
终年不相见,怅望悲河梁。玉露无声夜清悄,盒中盼断蛛丝绕。
不知巧思落谁家,只恐巧多人易老。寄语人间痴儿女,宁为其拙毋为巧。
七夕
【注释】1.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2.七月七:指农历七月七日。
3.家家:处处,到处。
4.望女牛:指盼望牛郎织女能相见。
5.神仙不可见:天上的神仙是看不见的。
6.凉风飙(biāo)飙:秋风萧瑟,吹拂不止。
7.天孙:即织女星的别名。
8.近拙:变近了,变得差劲了。
9.断隔:分离阻隔。
10.何:为什么。
11.乞巧向天孙:向织女星乞求聪明才智。
12.若赐巧多愁欲绝:如果得到很多智巧,就会忧愁得要死。
13.东家:指东家之妇,泛指农家妇女。
14.力田妇:辛勤耕田的妇女。
15.常相随:常常在一起。
16.河梁:渡口、桥梁,这里借指别离之地。
17.玉露:秋天露水,晶莹如玉。
18.盒中:指梳妆盒,女子用来梳理头发的用具。
19.断蛛丝:用“断”字写出女子思念之情的缠绵和执着,而“绕”字则描绘出她对心上人的深情厚意。
20.痴儿女:指那些沉迷于爱情的人或事,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七夕节时所作,描写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中民间百姓的生活状态及情感体验,表现了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首联:“七月七之夕,家家望女牛。”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夜晚,人们纷纷抬头望向夜空中的牛郎星与织女星,期待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这里的“望女牛”指的是希望牛郎织女能相会,也暗示了人间男女之间的美好愿望。
颔联:“神仙不可见,凉风何飙飙。”表达了诗人对天上神仙的无法企及和对凉风的感慨之情。这句诗通过对神仙的遥不可及和凉风的飘忽不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颈联:“我疑天孙之巧转近拙,东西断隔难飞越。”诗人通过自己的疑问,表达了对天宫神女的质疑,认为他们的巧思虽然高远,但实际难以跨越人间的阻隔,从而表现出对人间真情实感的向往。
尾联:“一年一度一分离,千古银河响幽咽。”诗人以银河比喻人间的离别,表达了人们对永恒爱情的渴望。而“响幽咽”则是对银河中牛郎织女相会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于这种美好爱情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两句:“不须乞巧向天孙,若赐巧多愁欲绝。”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观点——不需要乞求天宫中的仙女赋予我们智慧和才能,因为拥有这些并不能使我们真正幸福。相反,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真情实感,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对七夕节的描绘以及人间百姓的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爱情观和文化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