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结茅庐何处寻,卧龙冈山卧龙吟。
出身俨受耕莘聘,造福如施梦弼霖。
巾扇风流师相业,桑田淡泊圣贤心。
小儒不识王功大,管乐齐观说到今。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首:
高结茅庐何处寻,卧龙冈山卧龙吟。
- 注释: 高高的茅屋在哪里可以找到?在卧龙冈上,那里有一只卧龙。
- 译文: 在哪个地方能够找到那高高的茅庐呢?答案是在卧龙冈,因为那里有一只卧龙。
第二首:
出身俨受耕莘聘,造福如施梦弼霖。
- 注释: 出生时受到的待遇如同耕种和收获,造福百姓就如同给梦弼(古代贤臣)施加恩泽。
- 译文: 出生时,就像受到农夫的耕作和收获一样,为百姓造福就像是给梦弼(古代贤臣)施加恩泽。
第三首:
巾扇风流师相业,桑田淡泊圣贤心。
- 注释: 巾扇(即文官的头饰)代表了老师的风流才华,而桑田(指农田)体现了圣贤的淡泊名利。
- 译文: 文官的头饰代表着老师才华横溢,而圣人的心态则像农田一样淡泊名利。
第四首:
小儒不识王功大,管乐齐观说到今。
- 注释: 小儒(指年轻的学者或书生)不懂得君王的功绩有多大,而管仲和乐毅的故事可以一直流传到今天。
- 译文: 年轻的学者们不了解君王的伟大功绩,而管仲和乐毅的故事却可以传承至今。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四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迹的赞美与怀念。每首诗都选取了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他们的风采和贡献。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赞颂,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前辈英雄的敬仰之情。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