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流来出若耶,清溪倒映绣窗纱。
凌波罗袜缠千缕,拜月湘裙摺九华。
乌鹊桥头催递柬,鹦哥院后唤煎茶。
香风送到氤氲使,细贴云鬟并蒂花。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溪流、溪水、溪花等自然景物为意象,借景抒情,表现了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溪水流来出若耶,清溪倒映绣窗纱。”首句写溪水从若耶山流出,溪水清澈,倒映在窗纱上。第二句写溪水的倒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两句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溪水”“窗纱”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溪水的清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凌波罗袜缠千缕,拜月湘裙摺九华。”第三句写罗袜,第四句写裙子。两句都是写女子,用“缠绕”、“折叠”等动词写出她们的美丽动人。“凌波”“拜月”都是古代美人名,这里代指美女。
“乌鹊桥头催递柬,鹦哥院后唤煎茶。”第五句写书信,第六句写煎茶。两句都是写与情人约会的情景。两句中“乌鹊桥”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座鹊桥,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鹦哥院”是古代一个有名的妓院。两句都是写男女约会,通过“催递柬”“唤煎茶”,表现了诗人渴望爱情的心情。
“香风送到氤氲使,细贴云鬟并蒂花。”最后两句写送信的人,用“氤氲使”暗指送信的人,“并蒂花”比喻恋人之间的情意相连。两句描写的是送信人的动作,通过动作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答案】
溪水流来出若耶,清溪倒映绣窗纱。
凌波罗袜缠千缕,拜月湘裙摺九华。
乌鹊桥头催递柬,鹦哥院后唤煎茶。
香风送到氤氲使,细贴云鬟并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