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上孤城最上峦,山亭小筑白云端。
撑天雪饱松枝古,匝地霜侵石骨寒。
海鹤啸风千顷渺,林猿啼月五更残。
登临领取东南胜,放眼凌虚四望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登龟山》,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晓上孤城最上峦,山亭小筑白云端。
  • 清晨登上了这座孤城的最高峰。在山亭旁的小筑仿佛漂浮在云朵之上。
  • “孤城”可能指的是一个孤立的城池或城市,而“最上峦”则表明这是最高的山峰。
  • “山亭小筑”是指山上的一个小亭子,可能是供人休憩或欣赏风景的地方。
  • “白云端”形容山亭小筑仿佛漂浮在云层之上,给人一种高远、清幽的感觉。
  1. 撑天雪饱松枝古,匝地霜侵石骨寒。
  • 撑天的大雪将松树枝条压得弯曲,展现出古老的景象。
  • “匝地霜侵石骨寒”描绘了整个地面都被冰雪覆盖,寒气逼人的景象。
  • “撑天雪”、“撑天”强调了雪的厚重程度;“松枝古”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 “匝地霜”、“匝地”强调了霜的分布范围之广,而“寒”字则直接传达了天气的寒冷感。
  1. 海鹤啸风千顷渺,林猿啼月五更残。
  • 海边的海鹤在呼啸着迎风飞翔,广阔的海面显得渺茫无际。
  • 树林里的猿猴在月光下啼叫,似乎预示着夜深人静的时刻即将过去。
  • “海鹤啸风”形容海鹤展翅高飞,与风共鸣的场景;“千顷渺”则描绘了海面辽阔无边的景象。
  • “林猿啼月”则通过猿猴的啼声增添了夜晚的寂静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存在。
  1. 登临领取东南胜,放眼凌虚四望宽。
  • 站在高处,可以领取到东南地区的优势。
  • 放开眼界向远方望去,视野变得宽阔无比。
  • “领取”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感受到某种优势或者优越性,而“揽尽东南”则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 “放眼凌虚”意味着放眼远眺,超越了尘世的羁绊,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 “四望宽”则描绘了从高处俯瞰四周时,视野变得无比开阔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龟山的自然景观进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