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斑血洒哭诗章,六十二年胡遽亡。
生我靡瞻今已矣,长眠遥在白云乡。
【注释】
- 斑斑:指泪水。
- 哭诗章:即《吊古战场文》,曹操的名篇之一,写在战场上为阵亡将士而作。
- 胡遽亡:指胡人被曹操打败后很快灭亡。
- 生我:指曹操出生的时候。
- 靡瞻(mǐzhān):没有瞻仰,即无法瞻仰。
- 遥:遥远的意思。
- 白云乡:指天国。
【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为其父曹操写的挽歌。曹操生前有《观沧海》等诗,死后又作《短歌行》、《观沧海》等诗。曹丕为父写的《哭故平东将军武赐诏》就是其中的一篇。全诗共三节,前两节写诗人对曹操的哀思及对其早逝的惋惜,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感情升华。
“斑斑血洒哭诗章”,首句以“斑斑”二字点明哭泣之泪,并暗示了哭泣的原因,是因曹操战死沙场,身受重伤而亡。
第二句“六十二年胡遽亡”,用夸张的手法,说曹操从起兵征战到去世,整整活了六十二年,但在这短短的六十二年间,他就被胡人消灭得干干净净。这里,“胡遽亡”指的是西晋末年匈奴、羯族和鲜卑族大举入侵中原,造成汉族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西晋王朝却因此土崩瓦解,一蹶不振的局面。
第三句“生我靡瞻今已矣”,是说曹操的后代如今看不到他的尸骨了,也见不到他安葬的陵墓。这里的“靡瞻”意为看不见。曹操的长子曹昂随父亲出征,死于乱军之中;次子曹彰则被孙权所杀;曹植更是被曹操贬出京城,流放在外,其生死存亡,都未可知;只有幼子曹冲尚存,但也被孙权杀害。
第四句“长眠遥在白云乡”,写曹冲的死,说他死后就埋葬在遥远的白云乡(即现在的安徽毫县西南)。曹冲是曹操的儿子,小名阿瞒。据说他聪明好学,七岁便能数算,十二岁能诵《论语》《孝经》,十五岁时已能“目受师教”。但他不幸英年少逝,死时才七岁。据史书记载,曹冲死后葬在涡阳县(今河南鹿邑)南边。
这首诗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写的挽歌,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哀悼和思念之情。全诗感情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