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架飞梁,伐木跨危栈。
往来虽藉通,风雨亦多患。
常苦摧颓易,𨻄阢骇相践。
岁时劳工徒,修役连夕旦。
何如计其安,坚脆易所便。
因之琢山骨,结构法初变。
庚庚复坦坦,漂摇幸无荐。
车马秦蜀交,虹蜺度天汉。
纪事成此章,所期久安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栈道》。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2句:“栈道木偏桥易构以石俾安固永久”
释义:栈道上的木制桥梁容易崩塌,因此用石头建造可以使其更加坚固长久。

第3-4句:“平时架飞梁,伐木跨危栈。往来虽藉通,风雨亦多患。”
释义:平常的时候,人们会架设飞檐的廊道,跨越危险的栈道。虽然这些廊道在交通上有所帮助,但风雨却带来了很多困扰。

第5-8句:“常苦摧颓易,𨻄阢骇相践。岁时劳工徒,修役连夕旦。”
释义:经常因为崩塌而感到痛苦,𨻄阢(即“朽烂”)的木材相互践踏着。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劳工们都在忙着修复,从傍晚开始一直忙碌到天亮。

第9-10句:“何如计其安,坚脆易所便。”
释义:与其担忧它是否会倒塌,不如考虑它是否安全。坚固的材料更容易使用。

第11-12句:“因之琢山骨,结构法初变。”
释义:所以开始琢磨山中的石头,使建筑的结构方法发生了改变。

第13-17句:“庚庚复坦坦,漂摇幸无荐。”
释义:终于恢复了平坦,幸运地没有发生危险。

第18-20句:“车马秦蜀交,虹蜺度天汉。”
释义:车辆和马匹在秦地和蜀地之间来往穿梭,彩虹横跨天空。

第21-22句:“纪事成此章,所期久安晏。”
释义:记录这些故事写成了这篇诗文,希望长久的和平安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栈道的建筑和修缮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坚固持久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重视。通过对栈道的描写,反映了古代交通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平。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人们对安全的关切和对自然灾害的恐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