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中沈夫子,诗坛耆硕谁与比。七十成名历省台,归泛五湖逐烟水。
昨春迎驾淮海滨,天子赐诗称故人。浩歌为和香雪海,《山居》十首长留春。
重来争羡归愚叟,一卷新诗陈拜手。天毫洒落为题辞,李杜高王未曾有。
今年八十宜杖朝,璇题捧出松鹤标。尚方珍赍岂殚述,荣光丘屋腾云霄。
都人倾勋僚友贺,且喜颜发如童髫。柳堤浅浅莺花迹,冰泮长河挂帆席。
宸翰殷勤惜解携,十载为期伫仙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句“灵岩山中沈夫子”,点明了诗的主人公——沈归愚,同时描绘了他在灵岩山中的形象。

次句“诗坛耆硕谁与比”,表达了诗人对沈归愚诗歌成就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暗示了沈归愚在诗坛的地位无人能及。

第三句“七十成名历省台”,描述了沈归愚年纪虽老但依然才华横溢,名声远扬的情景。

第四句“归泛五湖逐烟水”,描绘了沈归愚回到家乡后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第五、六句“昨春迎驾淮海滨,天子赐诗称故人”,叙述了诗人去年春天时被皇帝迎接到淮海之滨,并受到皇帝的赞赏和赐诗的情景。

第七句“浩歌为和香雪海,《山居》十首长留春”,描写了诗人与皇帝一起饮酒作乐,以及自己创作的《山居十首》诗篇的情景。

第八句“重来争羡归愚叟,一卷新诗陈拜手”,表明诗人对再次见到沈归愚的喜悦之情,并表示愿意将新的诗歌献给他以示感谢。

第九句“天毫洒落为题辞,李杜高王未曾有”,称赞了沈归愚的诗歌才华,认为他的诗歌已经超越了李白、杜甫和高适、王之涣等人的水平。

第十、十一两句“今年八十宜杖朝,璇题捧出松鹤标”,讲述了沈归愚年事已高但仍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情况,以及他被皇帝召见并赏赐寿礼的情景。

最后两句“尚方珍赍岂殚述,荣光丘屋腾云霄”,表达了诗人对沈归愚的深深敬意和祝福,希望他的荣誉能够像山峰一样高耸入云,永远流传下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