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生骤寒,溪上无人迹。
石笋清相罗,翠烟纷可摘。
欲持三尺绢,写此春山碧。
却忆山中人,远在龙池宅。
惆怅不同游,白芒风雨夕。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春阴生骤寒,溪上无人迹。
  • 注释: 春天的天气突然变得寒冷,溪边没有留下任何足迹。
  •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突如其来的寒意以及溪边的寂静,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特定的时间或环境(可能是早春时节)。
  1. 石笋清相罗,翠烟纷可摘。
  • 注释: 石头上的笋芽如同绿色的罗列,翠绿的烟雾缭绕着仿佛可以摘下来。
  • 通过使用“罗”和“纷可摘”,诗人形象地描述了石笋的美丽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1. 欲持三尺绢,写此春山碧。
  • 注释: 想要拿着三尺长的绸子去捕捉这山的绿色。
  • 这里的“三尺绢”可能指的是用来绘画的工具,表达了诗人想要将春天的山景画下来的愿望。
  1. 却忆山中人,远在龙池宅。
  • 注释: 回忆起山中的那个人,他远在龙池的家中。
  • 这里的“龙池宅”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富有的象征或比喻,表示对山中人的怀念。
  1. 惆怅不同游,白芒风雨夕。
  • 注释: 感到惆怅因为不能和他一同出游,白芒村在风雨的傍晚格外凄美。
  • 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因不能和朋友一起欣赏美景而产生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特定时刻(如雨天)的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美景的诗篇,通过对春日溪边的景色进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春阴生骤寒,溪上无人迹”营造了一种初春时的寒冷氛围,而“石笋清相罗,翠烟纷可摘”则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观,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中。第三句“欲持三尺绢,写此春山碧”表达了诗人的艺术追求和情感寄托,通过艺术手段表达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却忆山中人,远在龙池宅”和“惆怅不同游,白芒风雨夕”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特定时刻(如风雨之夜)的感慨。整首诗以山水之美为主线,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