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堆夜气接渔阳,独倚和门望大荒。
玉帐照斜三辅月,金笳吹老一城霜。
燕支山远秋无色,拔里台倾土尚香。
愁绝孤亭围万柳,丝丝风入鬓边凉。
【注释】
宣府:古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县。龙堆夜气:形容边塞荒凉寒冷的气候。和门:指城门。大荒:边远之地。玉帐:指军帐。照斜三辅月:指月光映照在三辅地区,这里指长安一带。金笳:指乐器,即胡琵琶。老一城霜:指霜冻使长安城一片凄凉。燕支山:指祁连山西段的大马营山。秋无色:指秋天草木不生,山野一片萧条。拔里台:指唐代回纥族的可汗牙帐。倾土尚香:指可汗的帐幕依然坚固。愁绝:指极度忧愁。孤亭围万柳:指孤独的亭子周围长满了柳树。丝丝风入鬓边凉:指微风吹来,拂过鬓发使人感到凉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疆将士思家的诗。首联“龙堆夜气接渔阳,独倚和门望大荒”,是说夜晚时分,边地的寒气与渔阳的暑热相接,而自己却独自倚着城门望着遥远的大荒之地。颔联“玉帐照斜三辅月,金笳吹老一城霜”是说军中的帐篷在斜晖下闪烁,如同明亮的月亮,而金笳的悠扬之声也使长安城的霜花显得更加凄凉。颈联“燕支山远秋无色,拔里台倾土尚香”是说燕支山上的草木已经枯萎,而可汗的帐幕依然坚固。尾联“愁绝孤亭围万柳,丝丝风入鬓边凉”是说诗人站在孤独的亭子中,看着周围的万柳,感受到了秋风的凉意,而这种凉意似乎也带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