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缆扁舟,一望好山色。
中有高隐流,浮名招不得。
庶几一遇之,扪萝循石壁。
遐哉箨冠人,幽居竟无迹。
斜阳照深涧,松影千寻直。
下有离离花,药名半可识。
欲采未携筐,此来殊浪掷。
思古不能忘,久坐迎贤石。
落叶如洒雨,峦气骤然黑。
无风疑有风,过耳一声砉。
我尚畏山精,未敢谈服食。
【注释】
摄山:位于江苏常州。
缆扁舟:把小舟系在岸边上。
一望好山色:一眼望去,只见青山秀美。
高隐:隐居的人,指陶渊明。
扪萝:手攀着葛蔓。
箨(tuò):竹笋的外壳。
遐哉:远啊。
离离花:即兰花。
药名:这里指采来的山中草药。
无风疑有风:风吹过来时,仿佛有风一样。
我尚畏山精,未敢谈服食:我仍怕山中的精灵,不敢谈论服用山中草木的事情。
【赏析】
本诗写诗人游览摄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开头二句写日暮时分诗人系舟岸边,眺望青山秀色。“好山”二字,概括了整个山景,使人感到山之美好、可爱。
第三联说山中有高人隐者,他们不受世俗浮名所累,不愿出仕做官。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四联进一步写自己想要拜访隐士,但又怕触犯山林中的神灵而不敢轻举妄动。
中间六句写游山所见。第五句写斜阳照进深涧,松影直入千寻。第六句写山下有美丽的野花。第七句写想采来草药却不知如何辨认其名称。第八句写看到落叶飘落如同下雨一样,山峦的气象忽然间变得黑暗起来。第九句用拟声词写风声,好像真的有风一样吹过耳旁。第十句写出诗人久久地坐着,迎接贤人。第十一句写山上的树木和落叶,好像是被风吹动一样。第十二句写没有看见山中的精灵,因此也不敢谈论服用山中草木的事情。
结尾两句写诗人虽然来到山水之间,但却感到不能忘怀。他坐了很久,一直等待着贤人的到来,并希望他能来与他一起饮酒聊天。最后以“落叶如洒雨,峦气骤然黑。无风疑有风,过耳一声砉。”作结,既写了秋天景色,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