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西北流,滔滔去不息。人生莫远游,征途苍莽何终极。
西莫上陇头山,陇头流水声凄寒。南莫下瞿唐峡,瞿唐峡上舟如叶。
更闻邛峡坂九折,纵有骐骥行不得。雪山嵯峨高插天,行人见此凋朱颜。
远游吟,苦悲心。君不见,田舍翁,守空谷,足局促。一生裹头不出门,室有儿孙仓有粟。
弱水西北流,滔滔去不息。人生莫远游,征途苍莽何终极。
西莫上陇头山,陇头流水声凄寒。南莫下瞿唐峡,瞿唐峡上舟如叶。
更闻邛峡坂九折,纵有骐骥行不得。雪山嵯峨高插天,行人见此凋朱颜。
译文:
弱水向西北流淌,不断向西奔涌。人生的旅途,怎能不远离家乡?在陇头山,我听到流水的声音,它们凄凉而寒冷。向南,我来到了瞿唐峡谷,那里的船只如同树叶般飘荡。继续前行,我听到了邛崃的峡谷,那里的山路曲折,即使有好马也难以通行。雪山巍峨,高耸入云,让人望而生畏,见到这样的景色,人也会面色憔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种种景象,来表达他对于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深切思考。整首诗以“远游”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幅壮美而又荒凉的山水图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弱水西北流,滔滔去不息”,以弱水的流动来象征人生的流逝。弱水,即弱水流,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永不枯竭的河流。这里用它来比喻人生的旅途,意味着人生的路途漫长而艰辛,无法停歇。接着,诗人用“人生莫远游,征途苍莽何终极”来表达人生的无奈和悲观。他认为人生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性,无法预知未来的终点在哪里。这种悲观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认识。
第二句“西莫上陇头山,陇头流水声凄寒”,诗人选择了陇头山这一具有特殊地理意义的地点来展开描写。陇头山位于甘肃东部,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其独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的流水声音被描绘得凄凉而寒冷,给人以无尽的哀愁和孤独感。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加深了诗歌的主题——人生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南莫下瞿唐峡,瞿唐峡上舟如叶”,又转向南方的瞿塘峡。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以其险峻著称。诗人在这里看到了船只在瞿塘峡上的惊险场景,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里的“舟如叶”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瞿塘峡上的飘摇不定,暗示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担忧。
第四句“更闻邛峡坂九折,纵有骐骥行不得”,继续描绘蜀道的险峻。邛崃峡是蜀道的一部分,其山路陡峭崎岖,九折十八弯。尽管拥有一匹千里马,但也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前行。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蜀道险恶环境的感叹,也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无奈和无力感。
最后一句“雪山嵯峨高插天,行人见此凋朱颜”,诗人将视野扩展到更为遥远的地方。雪山巍峨壮丽,高耸入云,令人敬畏。然而,这样的美景却让行人感到自己的容颜也随之凋零,这既是一种对自然的赞美,也是一种对人类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远游”为主题,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于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