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龙冈土一邱,卧龙不起已千秋。
湖滨旷野开生面,青染孤峰像佛头。
柳陌游丝曾系马,桐阶落叶乱鸣鸠。
伊人来去无踪迹,重叠山环小一楼。

【解析】

题干中要求赏析,因此首先应该对诗句的内容、意境、技巧等方面进行鉴赏。“仿佛龙冈土一邱,卧龙不起已千秋”:好像龙冈的一块平地,卧着一条龙而久久没有动静。这句诗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龙”喻人,暗指诸葛亮;同时用“卧龙”“千年”来表达出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才华未得施展的惋惜。“湖滨旷野开生面,青染孤峰像佛头”,意思是说,湖边空旷的原野展露出新的面貌,青翠的山峦好似佛像的头部。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美,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柳陌游丝曾系马,桐阶落叶乱鸣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曾经有人把马拴在柳树旁的游丝上,有人把车拴在桐树上落叶里。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即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伊人来去无踪迹,重叠山环小一楼”,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个人来来往往都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只有那座小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宛如一座座山峰环绕在周围。这两句诗不仅表现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更表现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

【答案】

(1)译文:我仿佛看到了龙冈的一片平地,卧龙已经很久没有动过了。那片土地是湖边的荒野,青草如

墨,青染着孤峰,像极了佛头一样。柳树下有游丝缠绕着马匹,桐树下有落叶飘飞,像小鸟一样乱叫。那个

人来来去去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小楼层层叠叠,宛如山峰一般环绕在周围。

(2)赏析:此诗为五律体。首联写景,通过“仿佛”这一虚字,写出了诗人想象中的龙冈原上的景色:

一丘平坦的土地,卧龙早已消逝于历史长流之中,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颔联写景,描写了湖边旷野的景色:

青草如墨,山峦苍翠,山巅之上有一座小楼,如同佛头般巍然耸立。颈联写景,通过“曾经”这个虚字,写出了曾经有人在此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马儿被游丝缠住,车儿被梧桐叶覆盖。尾联抒情,诗人通过对家乡的回忆,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思念之情。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