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小无城郭,零星二百家。
可怜同燕雀,何处种桑麻。
藉火聊分照,荒檐任自斜。
往来工所近,缓步踏平沙。

移居清河茅舍

邑小无城郭,零星二百家。

可怜同燕雀,何处种桑麻。

藉火聊分照,荒檐任自斜。

往来工所近,缓步踏平沙。

【注释】

  1. 清河:指代作者的居住地或家乡。
  2. 邑小无城郭:形容地方小,没有城墙,意味着生活环境简陋。
  3. 零星二百家:指居住地人口稀少,只有几百户人家。
  4. 燕雀:比喻地位低下、不受重视的人。这里用来形容居住在这里的居民。
  5. 种桑麻:种植桑树和麻类植物,是古代常见的农事活动。
  6. 藉火:借用火焰取暖。
  7. 荒檐:破败的屋檐。
  8. 工所:工作场所或工地。
  9. 缓步:慢步行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小地方的生活情景,通过描写居住环境的简单与简陋,表达了对生活艰辛和不公的感受。诗中“邑小无城郭”和“零星二百家”,形象展现了一个偏远且人口较少的地方,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贫乏。
诗人通过“可怜同燕雀,何处种桑麻”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无奈和悲凉。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燕雀,暗示了自己地位卑微,无法像燕子那样自由飞翔;而将居住地的人们比作农夫,暗指他们只能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却无法改变命运。这样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生活的困境。
第三句“藉火聊分照,荒檐任自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状况。这里,“藉火”指的是借火取暖,“荒檐”则是指破败的屋檐,“任自斜”则表示任由风吹日晒。这些细节生动地勾勒出诗人简陋而艰苦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最后一句“往来工所近,缓步踏平沙”则表现了诗人在这片土地上的闲适与自在。这里的“工所”可能指的是工作场所或工地,诗人在这个地方可以轻松地漫步,享受着宁静与平和。这样的描绘,既展现了生活的宁静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简陋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生活艰辛和不公的思考与感慨。同时,诗中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使人深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