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隐留仙躅,鸣桡此暂停。
水当冬夜白,山自汉时青。
一片寒江石,千秋太史星。
孤标犹可接,底事怅飘零。

【注释】

严:指严光。高隐留仙躅,鸣桡此暂停:意指严光隐居时,曾在垂钓台上驻足。

水当冬夜白,山自汉时青:意指冬天水清见底,山上的石头是千年前留下的。

一片寒江石,千秋太史星:意指江中的一块石头,就像太史令司马迁当年留下的一颗星。

孤标犹可接,底事怅飘零:意指虽然严先生已经去世,但他留下的痕迹依然可以看见,为什么还会感到伤感呢?

【赏析】

《题严先生钓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游览严光钓鱼台后所作。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政治家,曾任光武帝刘秀的大臣。据传,他曾隐居在富春江畔的严陵山下,垂钓于富春江上。后人在此建有钓台,并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观完严光钓鱼台后的即兴之作。全诗以叙事写景为主,通过对严光钓鱼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严光高尚情操的敬佩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首句“高隐留仙躅”直接点明严光的身份和历史地位,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曾经隐居山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里的“高隐”二字,既表明了严光的品格高尚,也暗示了他与世无争的态度。次句“鸣桡此暂停”,则进一步描绘了严光当时的情景。他在这里停船垂钓,仿佛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这里的“鸣桡”,可以理解为船桨拍打水面的声音,也可以理解为严光在沉思、冥想。

颔联“水当冬夜白,山自汉时青”则是对严光钓鱼台的具体描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严光钓鱼台的自然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冬夜的江水清澈见底,仿佛可以映出月亮的光芒;而山上的石头则历经千年仍然苍翠欲滴。这里的“白”和“青”分别代表了冬天和春天的景象,寓意着严光的高尚品格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颈联“一片寒江石,千秋太史星”则进一步强调了严光钓鱼台的独特之处。这里的“寒江石”和“太史星”都是比喻严光的品质和他留下的印记。这里的“寒江石”可以理解为严光留下的一颗星;而“太史星”则是指太史令司马迁留下的一颗星。这些星星都代表着严光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它们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尾联“孤标犹可接,底事怅飘零”则是对严光钓鱼台的情感寄托。这里的“孤标”可以理解为严光留下的独立精神;而“底事”则是指为什么会产生伤感情绪。这里的“飘零”则是指严光生前的孤独和失落感。这里的“怅”字则体现了作者对严光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严光钓鱼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严光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