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水来同泻此湖,关门矗起铁浮图。
力撑颓浪功诚大,高到层霄影太孤。
仙窟有门凭鼓棹,天梯难上孰携壶。
绣鞋娇娜凌波立,招客情深逊大姑。
【解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通过赞美小孤山的雄姿,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间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九水来同泻此湖”,是说湖水由九股溪流倾泻而成,而此处却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小孤山,使诗人顿生奇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第二句“关门矗起铁浮图”是说,这座小孤山就像是一座巨大的门楼(关),矗立在湖边,仿佛一座铁打的浮屠。
第三句“力撑颓浪功诚大”,是说小孤山像一位巨人用它的巨大身躯撑起了滔滔的波浪,其功绩之大,令人惊叹。
第四句“高到层霄影太孤”是说小孤山高耸入云,与天空融为一体,其巍峨之态,使人感到孤独而清冷。
第五、六句写小孤山上的仙窟。“仙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以比喻小孤山上风景秀丽、幽静宜人的所在。“凭鼓棹”即倚着船桨荡舟,是诗人登上小孤山后的活动;“天梯难上孰携壶”是说登临小孤山,真是“一步一景”,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两句写小孤山脚下的景色。诗人站在小孤山脚下,只见绣鞋般轻盈的波面之上,有一位佳人站立着,她的身影显得娇娜可爱,更增添了几分秀色。这位佳人在招引行人,款待客人时所表现出的热情和亲切,也足以让这位大姑子自愧不如。
【答案】
译文:
九条江水流到这里汇成一条湖泊,关上大门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门楼(关)。
用力支撑那翻滚的波涛功劳实在不小,它高耸到云端的影子显得非常孤单。
登上小孤山可以观赏美丽的景色,但难以攀登的梯子使人无法携带酒壶。
那位站在小孤山波面上的佳人,穿着绣花鞋,凌空立于碧波之上,她热情款待游客,令人觉得她比大姑子还要热情好客。
赏析:
《秋夕》是一首咏景诗,描写了诗人乘船经过小孤山时所见的壮丽风光。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形象生动。
开头两句写诗人经过九水汇成的湖泊来到小孤山前的情景。九股溪流汇集成湖,而小孤山则矗立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小孤山的奇特,也为下文进一步描写小孤山做了铺垫。
中间四句是全诗的核心。前三句写小孤山的气势宏伟,高大挺拔;后三句写登上小孤山后的观感。其中前三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小孤山比作铁铸的门楼,把小孤山的高大写得淋漓尽致。后三句写登上小孤山后所见的美景。从上往下看,小孤山好像一根直插天际的长矛,又好像一只巨大的手掌,托住整个天空。诗人站在岸边远望小孤山,只见它的倒影映衬在湖面上,形成了一片孤寂的景象。
最后一联写诗人登上小孤山的感受。诗人站在岸边,远远看见一位佳人站在小孤山脚下,身姿优雅地倚靠着船桨荡舟。这佳人就是那位热情款待游客的大姑子。诗人不禁赞叹道:“她的美貌足以令大姑子自愧不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形象生动。诗人通过对小孤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和人间美景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