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思风雨夕,忽漫十年过。
曾否狂如旧,将无鬓已皤。
君才岂濩落,吾意亦烟萝。
出处谁能识,悲哉两地歌。

诗解

  1. “愁思风雨夕”: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面对风雨的景象时所感受到的忧愁和思念。风雨象征着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可能暗指诗人当前的生活状态或心情。

  2. “忽漫十年过”:这里使用“忽漫”一词,可能是形容时间的快速流逝,或者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而“十年过”直接表明了已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可能意味着诗人经历了很多变化或挑战。

  3. “曾否狂如旧”:这句话询问自己是否保持了当初的豪放不羁的性格。通过这种反问形式,诗人可能在反思自己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

  4. “将无鬓已皤”:描述了自己的外貌,即头发已经变白,可能暗示了年岁的增长。这种变化可能让诗人感到不安或担忧未来。

  5. “君才岂濩落”:这里的“君才”可能指的是朋友或知己,而“濩落”是形容才能或才华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句话可能在表达对朋友才能未被充分认可的失望或忧虑。

  6. “吾意亦烟萝”:这里的“烟萝”可能是指模糊、不清或不明确的状态。诗人可能在感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表达或沟通。

  7. “出处谁能识”:这句表达了对他人是否能了解自己的真实处境或意图的疑问。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的境遇感到困惑或不确定。

  8. “悲哉两地歌”:最后,“悲哉”表达了诗人的悲伤情绪。这里的“两地”可能指的是诗人与朋友或知己身处的不同地方,而“歌”则可能是指他们之间的交流或联系。整句可能是在表达因分离而感到的悲伤和无奈。

    译文:

    在风雨夜中我深感忧愁,不知不觉间已过了漫长的十年。
    曾经豪放不羁如今是否依旧,白发已生何时才能停止。
    你才学出众难道无人赏识?我心中的想法也随风飘散。
    谁能了解我的真实身份和心意,我们只能独自悲伤两地相对。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诗中通过对比过去的豪放不羁与现在的白发苍苍,以及对朋友才学的赞赏与自我思想的飘散,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际关系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风雨、白发等,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