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何所适,落日见西山。
回回寸心违,逢人多厚颜。
三五谁家儿,传呼大道间。
貂裘控骢马,嚼啮黄金环。
出入尚书第,可望不可攀。
引领长太息,归来独闭关。

【注释】

卒岁感述:年终感慨之词。卒岁:一年的结束。感述:抒发感慨的诗文。适:去,往。西山:指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回回:形容人的脸色苍白,神情憔悴,有丧事的样子。逢人多厚颜: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厚颜无耻的样子。三五:指十五日。谁家儿:是谁家的公子。传呼:呼唤。大道间:大街上。貂裘:狐皮制的袍子,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骢马:黑色的骏马。嚼啮:咬断。黄金环:黄金饰品。尚书第:宰相府邸,皇帝所居之处。可望不可攀:只能远看,却无法攀登。长太息:长声叹息。归来:回到家乡,这里暗含归隐的意思。独闭关:独自关门隐居。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作者任左拾遗时,诗人面对朝廷黑暗腐败的现状,深感世风日下,官场污浊,遂产生退隐的念头。全诗通过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深沉感慨。

首联“出门何所适?落日见西山”,诗人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出门,是诗人表达自己愤懑不平的一种方式,也是其内心情感的一种发泄。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愿意随波逐流。出门,就是走出这个是非之地,去寻找一个清静之所,来寄托自己的哀怨之情。

颔联“回回寸心违,逢人多厚颜”,诗人以沉痛的心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深忧虑和不满。“回回”一词,既形容了诗人的内心痛苦与挣扎,又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深忧虑和不满。诗人以沉痛的心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颈联“三五谁家儿?传呼大道间”,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谁家儿?”诗人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传呼大道间”,则是诗人对繁华世界的赞美与歌颂。

尾联“出入尚书第,可望不可攀”,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官场的虚幻景象。“可望不可攀”,则是诗人对官场虚伪与堕落的深刻揭示与讽刺。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思考。它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现象的本质与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