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同一别,尽日掩柴门。
好句有时得,穷愁无复言。
晓迟江上棹,夜宿月明村。
未必不相忆,往来劳梦魂。

诗句释义

1 “早春同一别,尽日掩柴门。” —— 早春时与友人分别,整日闭门不出。

  • “早春”描绘了时间背景。
  • “同一别”指的是与友人的离别。
  • “尽日”表示整天或持续的时间。
  • “掩柴门”意味着关闭柴门,象征着隔绝外界、闭门不出。
  1. “好句有时得,穷愁无复言。” —— 有时候能写出好句子,但当生活困顿时,便不再说话。
  • “好句”指美好的句子或词句。
  • “有时得”表示偶尔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才华。
  • “穷愁”指生活贫困和困苦。
  • “无复言”意味着再也无法用言语表达。
  1. “晓迟江上棹,夜宿月明村。” —— 清晨时分乘船出发,夜晚在月光下的村庄过夜。
  • “晓迟”指清晨出发。
  • “江上棹”指在江上的划桨声。
  • “夜宿月明村”描绘了一个夜晚在月光照耀下的村庄中休息的景象。
  1. “未必不相忆,往来劳梦魂。” —— 虽然可能不会相互思念,但频繁的交流会使得彼此的梦境相连。
  • “未必”表示不一定或者可能性不大。
  • “相忆”意指相互思念。
  • “往来”描述频繁的交流或接触。
  • “劳梦魂”意味着这些交流或接触会让人梦见对方,使得梦境中也充满了对方的影子。

译文

早春时节我们一同告别,整天关着柴门。
有时能写下好诗,但当生活困顿,我就不再说话。
清晨我乘船出发,在江边;夜里我住在月光照耀的村庄。
或许我们不会相互思念,但是频繁的交流会让我们在梦中相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早晨和夜晚的不同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是静谧的分别,另一个是充满希望的相聚。通过这些对比,诗人表达了尽管物理上相隔千里,但心灵上仍紧密相连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日常交往,展现了他们对彼此生活的关心和牵挂。这种关注不仅体现在物质需求上(如食物和住所),更在于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这种精神上的联系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在别离之后,他们也依然保持着心灵的相通。

诗中的“未必不相忆”反映了一种微妙的情感状态,暗示了即使表面上没有明显的情感流露,内心也可能对对方有着深切的思念。而“往来劳梦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联系的深远影响,即使不是面对面的交流,梦境中的回忆也能将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以朴素的文字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人与人之间超越物质的精神联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