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身裸体类山麌,有古遗风不是愚。
蔓草束头分角髻,青筐归市买陬隅。
编莎似橐箍腰骨,截竹为圈塞耳珠。
蛮曲听来无一字,行歌岩下采春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活在台湾的诗人的形象,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念。

  1. 首句“漆身裸体类山麌”,意为诗人选择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像山麌一样不追求华丽的外表,强调的是内在的修养和品质。这里的“漆”和“山麌”都暗示着诗人对简朴生活方式的重视。
  2. 次句“有古遗风不是愚”,表达了诗人坚守古代文化遗风的决心,认为这种遗风是智慧而非愚昧的表现。这里的“古遗风”指的是古代的传统风俗和文化。
  3. 第三句“蔓草束头分角髻”,描述了诗人的一种发型——将头发扎成辫子,并用蔓草来固定发型,这是一种古代的发式。这里的“蔓草束头”和“角髻”都是古代的发型。
  4. 第四句“青筐归市买陬隅”,意味着诗人喜欢在集市上挑选便宜的东西,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节俭和务实。这里的“青筐”指的是绿色的篮子,用于购买物品。
  5. 第五句“编莎似橐箍腰骨”,描述了诗人使用莎草编织成的袋子来包裹身体,以保护腰部免受伤害。这里的“编莎”指的是用莎草编织的袋子。
  6. 第六句“截竹为圈塞耳珠”,意味着诗人将竹子截断后用来做成环状物,用来塞住耳朵上的珠宝。这里的“截竹为圈”和“塞耳珠”都是古人常用的保护听力的方法。
  7. 第七句“蛮曲听来无一字,行歌岩下采春芜”,描述了诗人在野外行走时,听到当地的音乐没有一个字,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歌声中,欣赏着春天的野花。这里的“蛮曲”指的是当地的民间音乐,“春芜”指的是春天的野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生活在台湾的诗人的形象,展现了他的朴素、坚韧和智慧。诗人选择了不同于世人的生活方式,坚守着古老的文化遗风,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展现出了节俭和务实的一面。他对于音乐的理解与众不同,认为音乐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存,而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最后,他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