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畴宿雨润如膏,太守亲推湿锦袍。
犁破碧云开万顷,自今岁有属贤劳。

【注释】

耕耤:古代一种耕作制度,即“籍田”,天子亲自耕种。

连畴:连续的田地。

宿雨:隔夜的雨水。

膏:肥润。

太守:指地方长官。

推湿锦袍:意思是说,地方官穿着湿漉漉的锦袍来参加耕藉仪式。

犁破碧云:意思是说,农民用犁把田间的云朵都犁破了。

万顷:一面积单位,相当于一百亩见方的田地面积。

属贤劳:指让贤者劳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耕的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农事繁忙的景象,同时通过诗人与农夫的交流,展现了封建社会下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首句“连畴宿雨润如膏”,描述了连绵不断的田地在隔夜的雨水滋润下,显得格外肥沃。这里的“膏”字,形象地描绘出雨水对土地的滋润效果,使得土地变得像涂抹了油脂一样,肥沃而丰盈。这里的“宿雨”和“润如膏”两个关键词汇,不仅描绘出了天气状况,还暗示了土地的状况。

第二句“太守亲推湿锦袍”,则通过太守亲自参加耕藉仪式这一细节,展示了封建社会下地主与农民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太守作为地方官,本应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但在这里,他竟然亲自参与到农事之中,这种反差极大的行为,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也揭示了农民对于公平公正的渴望。

第三句“犁破碧云开万顷”,则通过描绘农民用犁打破田间云雾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这里,“破”字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们挥舞着犁铧,奋力破开云雾的场景,而“碧云”则形容了农田上方那厚厚的云雾,被农民们一一犁破,展现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第四句“自今岁有属贤劳”,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这里的“属贤劳”意味着让贤者去劳动,去创造,去为社会做出贡献。诗人希望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去参与农事,去体会劳动的快乐,去感受收获的喜悦。

这首诗通过对春耕场景的描绘,展示了封建社会下地主与农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社会公平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