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尽瓜稀泪暗吞,须臾忍死可堪论。
谁明黄雀螳螂意,频见朱门主仆喧。
生世何堪当五浊,问天毕竟阻重阍。
身经波浪翻回在,待抉双眸挂国门。
【译文】
瓜藤蔓尽,黄叶稀疏;泪水在眼中暗暗地吞下,片刻的忍耐死去尚且可以忍受,但谁能理解黄雀螳螂的心思?常常看见朱门大户人家的仆从们喧哗。生在世上何堪承受五浊的时世!问苍天终究还是阻碍重重。身经波浪翻腾,回到家乡,准备把双眼摘下挂上国门。
【注释】
蔓尽:瓜藤已尽。瓜稀:形容叶子稀疏,瓜果稀少。“须臾忍死可堪论”是作者自述在狱中受刑时所想到的事情。
谁明:谁能理解,谁能明了。“谁明黄雀螳螂意”,是说黄雀螳螂有它们自己的意思,人却不明白它们的意思。
朱门:红色的门。这里指富贵人家。“频见朱门主仆喧”,意思是说经常看见富家主仆们在喧闹。
五浊:指世道混乱。五浊,即浊世。
重阍:重重的宫门。“身经波浪翻回在”,意思是说经历了许多的风波才回到家里。
待抉双眸挂国门:意思是说准备摘下面上的眼珠挂在国门上。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代,写诗人入狱后的痛苦感受和对世态人情的深刻反思。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抒发了诗人遭受折磨时的愤懑不平之气。“蔓尽瓜稀泪暗吞”、“须臾忍死可堪论”、“谁明黄雀螳螂意、“频见朱门主仆喧”等句表达了狱中受刑的凄苦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后半部分则着重表现了诗人对于世道的清醒认识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叹。“生世何堪当五浊、“问天毕竟阻重阍”等句反映了诗人在黑暗腐败的社会环境中深感世道之恶而发出的感慨。“身经波浪翻回在,待抉双眸挂国门”二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与评价,也是诗人对未来道路的展望。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沉郁,感情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