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囚凤锁楚江头,一叶梧桐惊早秋。
云雨已成今昨梦,乾坤不尽古今愁。
汾湖箫管惊神鳄,海岛旌旗殉野鸥。
伐桂锄兰都细事,翻令鱼网漏吞舟。

【注释】

秋兴,秋天的感怀。三叠前韵:即《楚江怀古》诗。鸾囚、凤锁:比喻君王被囚禁。楚国是古代诸侯国之一,在今湖北湖南一带。梧桐: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大,秋天变黄,有黄色的纹理。惊:惊动,这里指引起。云雨:男女间的爱恋。今昨梦:过去的梦境。乾坤:天地,宇宙。汾湖:即今山西晋南地区的汾河下游一带地区,晋文化发源地。箫管:乐器名。传说尧舜时期就有箫管音乐。神鳄:神话中的鳄鱼精。海岛:大海中的岛屿。旌旗:旗帜。殉:为……送终。伐桂:传说中的仙人拿着斧头去砍伐仙树,得到桂子,用来酿酒。锄兰:传说中仙人用手中的锄头去挖兰草。细事:琐碎的事情。翻令鱼网漏吞舟:使渔船的网漏了,连吞食的大鱼也逃不出去。

【译文】

凤凰被囚,鸾鸟关锁在楚江之滨,一叶轻飘的梧桐树,惊醒了早秋的寒意。

天上人间都已是今日和昨日之梦,天地间没有尽不尽的忧愁。

汾水湖畔的箫声吹响时,惊起了水中的鳄鱼精;海岛上的旌旗飘扬处,送别了野鸥归林。

采伐桂花,铲除兰花,都是些小事一桩,反而使渔人捕鱼时网破了个洞,连吞食的大鱼都无法逃逸。

【赏析】

此首咏叹唐玄宗安史乱前的荒淫奢侈与政治昏暗。诗人以深沉悲愤的笔触勾画了当时长安城内的一片混乱景象,揭露了唐玄宗沉湎酒色,听信谗言,宠信奸佞,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诗的开头“鸾囚凤锁楚江头”,写唐玄宗被软禁,象征他失去自由、不能施展抱负,这是对当时局势的一种概括。接着“一叶梧桐惊早秋”,点出季节特征,渲染了凄冷气氛,又暗指唐玄宗的失宠。“云雨已成今昨梦”一句,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唐玄宗昏庸无道的愤怒谴责。“乾坤尽古今愁”,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心忡忡。“汾湖”二句是说,在汾水之畔,听到箫声传来,那声音惊扰了海中鳄鱼;而在海岛上,旌旗飘扬,却只能送别野鸥远行。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当时的动乱,又表现了一个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的生活。最后四句,诗人把矛头直接指向唐玄宗身边那些奸佞小人,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给国家带来极大的危害:“翻令鱼网漏吞舟”,暗喻那些奸臣陷害忠良,使得国家如同一张渔网,连吞食的大鱼都难以逃脱。整首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