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田问舍亦徒然,来日无憀去日闲。
为鬼为蜮将一世,不飞不鸣已三年。
巴蛇渐长期吞象,蜀帝从今定化鹃。
容易河阳丝两鬓,妇人醇酒未应怜。
燕京杂诗:
求田问舍亦徒然,来日无憀去日闲。
为鬼为蜮将一世,不飞不鸣已三年。
巴蛇渐长期吞象,蜀帝从今定化鹃。
容易河阳丝两鬓,妇人醇酒未应怜。
译文:
燕京的杂诗:
徒劳求得田地和房屋也是徒劳,明天没有力气做事而过去却闲散。
作恶如同鬼蜮一般将活一辈子,不飞不鸣也已经三年。
就像巴蛇逐渐地吞食大象,蜀帝从此一定化为杜鹃。
容易地在河阳织成两条黑发,妇人还是不会可怜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求田问舍亦徒然”,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失望之情。他明白,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因此感到空虚和无助。这里的“求田问舍”指的是人们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寻找土地和房屋。而“亦徒然”则表示这种追求只是一种无用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第二句“来日无憀去日闲”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悲观情绪。他认为未来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因为时间过得太快,无法抓住任何机会。这里,“无憀”表示一种疲惫和无奈,“闲”则是无所事事的状态。整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我们都会感到疲惫和无奈,因为一切都无法抓住。
第三句“为鬼为蜮将一世”,描绘了一幅荒诞不经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恐惧。这里的“鬼蜮”指的是邪恶的人,而“将一世”则表示他们将度过一生的时间。整句话的意思是,他们将被邪恶所困扰,并度过一生的时光。
第四句“不飞不鸣已三年”,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现实的绝望感。他感叹自己已经沉寂了三年,没有声音也没有行动。这里的“不飞不鸣”表示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三年”则表示这已经是很长时间了。整句话的意思是,他已经失去了活力和激情,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
第五句“巴蛇渐长期吞象”,采用了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这里的“巴蛇”是一种爬行动物,而“吞象”则意味着它有能力吞食巨大的物体。整句话的意思是,它逐渐地变得庞大,最终能够吞食更大的物体。这里的“巴蛇”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野心,而“吞象”则表示这种野心最终会实现。
第六句“蜀帝从今定化鹃”,则采用了另一种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看法。这里的“蜀帝”指的是古代蜀国的君主,而“化鹃”则意味着他将变成一只杜鹃鸟。这里的“化”意味着变化和转变,而“鹃”则是一种特殊的鸟类。整句话的意思是,他的命运将会发生变化,并最终成为一只杜鹃鸟。这里的“蜀帝”代表了高贵和尊严,而“化鹃”则意味着这种高贵和尊严将不复存在。
第七句“容易河阳丝两鬓”,则使用了轻松的口吻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这里的“河阳丝”指的是一种丝绸制品,而“两鬓”则是指头发两侧的部分。整句话的意思是,很容易地就能拥有这些丝织品,并且它们也很快就会消失。这里的“容易”表示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两鬓”则代表年轻人的面貌和时光的流逝。整句话的意思在于,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总是转瞬即逝,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沉迷于物质享受和虚荣追求中。
最后一句“妇人醇酒未应怜”,则用反讽的语气表达了对普通人的同情和关怀。这里的“妇人”指的是普通的女人,而“醇酒”则是指美味的酒。整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普通的妇人正在享用美味的酒,她应该值得被关心和爱护。这里的“醇酒”代表了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时刻,而“未应怜”则表示这种时刻应该被珍视和保护,而不是被浪费或忽视。整句话的意义在于呼吁人们应该关注普通人民的生活状态,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传达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