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孤峰山下溪,北窗高枕白云西。
南溪处士多瓢笠,东郭先生只杖藜。
避世拟凭僧出没,逃禅不仗佛提携。
灌园种竹疏篱下,独酌深林听鸟啼。
【注释】
①张瑶星:指唐代诗人张九龄。
②孤峰:指庐山的香炉峰,又名匡山,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③北窗高枕:用《晋书·王戎传》中“戎常以一钱寄奴(顾恺之字)家,奕棋赌墅,大胜而散”。
④南溪:指江西庐山南麓的秀水。
⑤处士:古代对未做官的读书人的尊称。
⑥东郭先生:典出《庄子·外物》。传说尧时东郭先生曾以杖藜(用竹枝当拐杖)行乞于市门,后被尧所召。
⑦出没:佛教语,指随缘应世。僧:佛弟子,僧人。
⑧提携:扶持。
⑨灌园: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遂辞官归隐田园。
⑩深林:指陶渊明的宅院。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隐居庐山的幽居生活,抒发了诗人退避世事和遁入空门、超然世外的情怀。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庐山图景。首联先写出了庐山山势的高峻与山峰的秀丽;第二句从山下写到山上,写出了庐山云雾缭绕,峰回路转的景色。第三联是说,隐居庐山的人,都是像张九龄那样的处士,他们喜欢用瓢来盛水,用笠子来遮阳。第四联则是说,陶潜这样的处士,只靠拄着一根藜杖行走,不借助什么外力。第五六句写隐居庐山的人,都像东郭先生那样,随时准备出入尘世,不借助佛祖之力。第七第八句写隐居庐山的人,都喜欢在疏篱之下灌园种菜,喜欢在深林之中独酌听鸟啼。这四句话,将隐居庐山的人的隐逸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