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声骄撼山动,压户黑云扃澒洞。
布被忽生夜半寒,一雷惊破尘埃梦。
如绳檐溜冲阶鸣,列缺过窗时一明。
万条银竹喧未已,明日起看山涧平。
【注释】
夜:夜晚、晚上。
蚩尤: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能言善走,力大无穷。这里借指山洪。
扃(jiong):关闭、封锁;深闭。
布被:用粗布做成的被子。
列缺(lè quē):闪电名。
银竹:形容竹子的叶子像银色。
未已:还没有停止。
明日起看:明天早晨再看。
涧(jian):水边小道,溪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夜晚雷雨时有感而作,全诗写景状物生动传神。
首句写雷雨前的紧张气氛。蚩尤声,即雷声。一声巨响,山摇地动,黑云压顶。这两句写出了雷鸣电闪的气势。“蚩尤”两字,既突出了声音之大,又暗示着雷电之神的威猛,为下文写雷声和电光作了铺垫。
次句写屋檐上滴落的水声。忽然之间,寒气袭来,原来是布被下起了夜半的凉风。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布被比作人,写出了夜半寒气的突然到来。
三、四句写雷电交加的景象。如一条细绳般的檐溜冲阶而下,发出清脆的响声;闪电划过窗棂,照亮了整个屋子,使人眼花缭乱。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闪电比作绳索和利剑,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雷电的威力,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末两句写天亮时雨过天晴的景象。万条银竹在风中摇曳,发出阵阵声响,仿佛在欢迎太阳的到来。明日起看山涧,说明天气已经放晴,可以外出游览了。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从夜晚写到清晨,从雷电到风雨,再到晴空万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将大自然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如临其境。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