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官舍如山家,昼静但闻蜂喧衙。海棠开过鹿韭花,香凝宿露光朝霞。
护风不用苏幕遮,支以荻帘竹丫叉。我来花正一丛坼,深红色映绛帐纱。
看花授与种花诀,栽培谓必先根芽。酝酿当令气深厚,扶持莫任枝欹斜。
开虽迟暮后众卉,品自稳重殊凡葩。还须得意无矜夸,我闻师言为咨嗟。
君不见名园别墅繁春华,往来游赏皆高车。几家富贵得长守,易衰往往由豪奢。
争如此地尘无哗,来看只许谭与芭。清谈久坐有余味,一杯共啜谷雨茶。

深庐学师招看牡丹赋呈

【注释】深庐:深山中的茅屋。 广文官舍如山家,昼静但闻蜂喧衙(衙:衙役。) 海棠开过鹿韭花,香凝宿露光朝霞(朝霞:早晨的云霞。)。 护风不用苏幕遮,支以荻帘竹丫叉(支:支撑。 芦席、苇帘子、竹子等做的一种屏障。) 我来花正一丛坼(坼:裂开。),深红色映绛帐纱(绛帐纱:红色的帷帐。)。 看花授与种花诀(诀:秘诀。),栽培谓必先根芽。酝酿当令气深厚,扶持莫任枝欹斜(欹斜:倾斜。)。 开虽迟暮后众卉(卉:植物。),品自稳重殊凡葩(殊:特别。)。还须得意无矜夸,我闻师言为咨嗟(咨嗟:叹息。)。 君不见名园别墅繁春华,往来游赏皆高车(高车:高车驷马,指富贵人家。)。几家富贵得长守,易衰往往由豪奢(易衰往往因豪奢)。 争如此地尘无哗,来看只许谭与芭(谭:同“谈”。芭:即芭蕉,一种植物。清谈:清闲的谈话。久坐有余味,一杯共啜谷雨茶(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

译文:

【注释】深山里的茅草屋召我去欣赏牡丹,白天寂静时只听到蜜蜂嗡嗡的声音。海棠花凋谢后,紫薇才开花,香气浓郁。保护花朵不需用苏合遮来遮挡,只需用芦席和竹制的屏障来遮风挡雨。我看到牡丹刚开放时,颜色是深红色的,像红色的帷帐,美丽极了!观赏牡丹时,要传授给人们种植的技巧,栽培它必须首先保证它的根芽健康生长,否则会枯萎。牡丹虽然晚开,但是品质稳定,不比别的花卉差。因此我们要满足其需求,不要炫耀;我从老师那里听说了这些道理,感叹不已。你看那些豪华的庭院中,百花盛开,人来人往都是高车贵马车驾。有几个富贵人家能长久守住它们的美丽呢?因为奢侈而轻易衰落的多了。现在这里却很安静,只有我们几个来看牡丹,只能清谈,坐着喝茶,品味着这淡雅的滋味。

赏析:

《深居学师招看牡丹赋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写牡丹花的盛况及作者观花的感受。全诗分四段。前二段写牡丹盛开的景象,第三段写作者对牡丹的赞美与爱护,第四段写作者被贬黄州时的心境。

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深山中茅屋招人观花的画面。在寂静的白昼里,只有蜜蜂在嗡嗡作响。此时,唯有牡丹花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渲染牡丹花的芳香。“护风”一句,写牡丹不需要苏合遮这样的屏障来遮蔽风雨。“支”字,既指用芦席和竹制作的屏障来挡住狂风暴雨,也暗示了牡丹不畏风雨,傲然挺立的姿态。

五、六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开虽”二句,写牡丹虽然不是最先开放,但它的品质却非常稳定,不像其他的花草一样容易凋零。

七、八句,诗人借他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看花”二句,写牡丹需要精心呵护才能茁壮成长,不能任由枝条歪斜。

九、十句,诗人又借他人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牡丹的情感。“开虽”二句,写牡丹即使晚开,但只要扎根于泥土中,就能展现出独特的美丽。

十一、十二、十三句,诗人再次借他人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牡丹的情感。“还须”二句,写牡丹只要得到适当的照顾,就可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扶持”,指牡丹需要适度的养护才能保持其优美的形态。“开虽”二句,写牡丹虽然晚开,但只要得到适当的关注,也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十四至十八句,诗人再次借他人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牡丹的情感。“易衰”二句,写牡丹虽然美丽,但很容易被风吹走或被雨水冲刷掉。“争如此”二句,写这里的环境非常宁静,只有他们几个来看牡丹。

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各句,诗人再次借他人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牡丹的情感。“清谈”二句,写他们在闲暇之余,坐下来品尝美味的茶水,享受这难得的安宁时光。“余”字写出了他们的心情愉悦。

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他曾经被贬到黄州,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相反,他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和追求。他认为人生就像一朵花,需要经历挫折和磨难才能绽放出最美的光彩。因此他常常把自己比作一朵花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