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竹和烟冻未消,梦回池馆夜萧萧。
却疑身倚乌篷立,重过江南旧板桥。
【解析】
题干是“听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然后分析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体会诗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写诗人在江南听到雨声,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首句写残竹和烟冻未消,梦回池馆夜萧萧”,写出了江南的天气寒冷、凄迷,同时也暗示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孤寂。第二句“却疑身倚乌篷立”写诗人在寒夜中听着雨声,疑是在倚靠在乌篷船上。“乌篷”“船”,是江南的典型景物。第三句“重过江南旧板桥”,点明诗人的行踪,是回到江南旧居的路上。“重”字写出诗人对旧居的思念,也表现出诗人对江南的留恋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但蕴含着深沉的感情。诗人通过写江南的天气,抒发自己客居他乡的孤寂、思念故乡的伤感之情。
【答案】
①残竹和烟冻未消:描写江南的天气寒冷、凄迷,同时暗示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孤寂。②却疑身倚乌篷立:写诗人在
寒夜中听到了雨声,怀疑自己在倚靠在乌篷船上。③重过江南旧板桥:点明诗人的行踪,是回到江南旧居的路上。④却疑
身倚乌篷立:写诗人在寒夜中听到雨声后,疑是倚靠在乌篷船上的情景。⑤重过江南旧板桥:点明诗人的行踪,是回到江
南旧居的路上。⑥重:再次,重新。⑦却疑:怀疑,猜测。⑧身倚:靠着。⑨乌篷船:小船,这里特指一种小船。⑩旧板
桥:指作者当年居住的地方。